我出生在蓝田县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只知道种那两三亩薄地,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所以生活比较艰难。1993年冬天,母亲因病离开了我们,那时候弟弟六岁,我十三。父亲一个男人带着两个孩子,既要挣钱养家,还要做饭洗衣,缝缝补补的照顾我们,艰难可想而知!
所以,我和弟弟最早学会的事情就是懂事,不给父母添麻烦,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能不花的钱绝对不花,邻居怂恿我们向父母要零食零花钱的恶作剧从来没有得逞过。上学布置作业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考试成绩也都还过得去,无论刮风下雨,父母从没有接过我。生活用品衣服,父亲买什么,我们穿什么,没有要求没有意见!无所求和懂事成了我们在哪个贫穷年代给父母的安慰剂,而我们内心落下自卑的阴影。后来为了能及早就业减轻家里负担,父亲选择让我上了中专。就这样我们长成了现在的自己!
出来上班后的好几年时间,我都在想,自己和当年那些同样农村长大,而选择上了大学的同学究竟差在哪里?除了个人性格上的原因,我觉得最大的区别不在知识,不在学历,而在起点。四年大学让他们有了一个相对高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在这个起点之上,形成了能互相影响的,更成熟的同学圈,这些资源可能对一生都带来深远的影响。而作为中专毕业的我,要赶上这个差距,需要的不止是高中三年的时间,而是更长更久!
小时候贫穷的生活,带来最大观念上的问题就是对金钱的认识。那会工作,想到的就是使劲省钱,使劲攒钱。至于攒了钱能干什么,要干什么?从来没有去想过,很长的时间,不知道给自己买衣服,因为选择衣服就纠结,不知道多少价位算是合适,不知道自己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吃饭只要吃饱了就行,从来没想到过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品质。有点余钱,也从没想过理财增值,当年房子便宜,也可以提前置业保值增值;或者趁年轻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提高学历,提高技能!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太穷了,穷怕了,只希望有一天可以数钱玩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自己不知道,父母亲戚也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贫穷也已经固化了他们的认知观念!我无意为自己的无能找寻借口,这其实是十多年来才慢慢想明白的道理,只是那时候还不知道这叫认知。被贫穷压抑了欲望,压抑了理想,压抑了审美,只剩下干瘪的青春!现在临近中年,反倒想明白了好些事情,只希望还不太迟,能反转自己的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