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2018-11-27 08:19:00)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一、课题的孕育
思维导图(Mind Map)又名心智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Tony Buzan先生创造的一种有效记笔记的方法。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甚为广泛。Tony Buzan先生最初将这种方法应用在被成为失败者的学生中,发现这些学生思维方式得到了改变,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很快地变成了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分成为同年级中的佼佼者。Tony Buzan先生就对这种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产生了思维导图。它涉及到的教育研究领域比较宽广。如对工商管理专业、自然科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帮助;对教学设计的帮助;对在线课堂应用的帮助。
国内思维导图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思维导图本体论的研究、制作思维导图软件的方法研究以及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其中,在教育教学上的探讨最为激烈。在英语阅读方面,主要探讨的是思维导图是否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它是否具有深刻的学术推广价值。这些都是偏理论的研究,实践研究在初高中课堂中已有,但是,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中,这方面的研究目前甚少。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探索,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中,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英语课堂,对老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小学生如何快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意义十分重大:
1.打破传统“重语法、轻结构”的阅读教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写明小学毕业应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意群就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分出的各个成分,每一个成分即称为一个意群。同一意群中的词与词关系紧密,不能随意拆分,否则就会引起误会。通过思维导图的分析与整合,重视语篇结构,强调自上而下的整体认知,让学生达到意群阅读的效果。
2.借助思维导图加快阅读速度,加深理解程度。小学生大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但是随着阅读材料难度的逐年提升,学生难以一下子转变阅读方式。阅读时和文章有关的符号、信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帮助小学生顺利地向意群阅读思维转变。
3.这一课题的研究重在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把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中,进行阅读图式的开发,形成新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具有首次研究的价值。能全面提升教书质量、育人的效率,促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往深处发展,与时俱进。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立体状的思维结构,类似蜘蛛网状,中心有条主题线,按多种方式发散,产生更细分支,各分支相联系,由此,想法能很快并多元化产生。它能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这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对知识信息进行描述。它还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将左脑的词汇、逻辑、顺序与右脑的图像、节奏、色彩和维度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一起参与思维和记忆的过程,将思维方式变成彩色的、多维的和发散性的。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读者与作者或读者与文章之间相互接触的交际过程。它是一种至上而下进行的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也是一种积极活跃的大脑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通过作者的文字展示来重构意义编码。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脑科学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图式教学理论
四、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阅读相结合的可行性。
2.通过课题研究,验证思维导图促进小学生意群阅读的有效性。
3.探索小学英语阅读材料思维导图的设计与绘制。
4.探索小学英语阅读材料的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并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
(二)研究内容
1.了解思维导图,学习绘制图式
2.掌握思维导图,绘制阅读材料图式
3.应用思维导图,开拓学生英语阅读新思路
教师在讲解阅读材料并带领学生通过图式学习阅读材料的同时,授予学生绘制导图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思考,自己绘图。在绘图的同时,学会浓缩阅读材料。思维导图之所以能成为现下流行的学习方式,受到来自各界的青睐,与它的简洁、高效不无关系。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将成为他们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坚强后盾。
4.运用思维导图,有效提高学生意群阅读能力
(1)思维导图似乎看起来是把文章浓缩精炼成为一个公式,一个发散图,实质上它是对阅读材料的串联。将前后事件串联,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不用再如以往把文章翻译为中文再理解,培养英语思维。
(2)学生阅读的自我效能感能真实的反应学生的意群阅读能力。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从绘制导图开始,慢慢在脑中架构阅读材料框架,建构学习的新方法,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通过对意群的建构和图式呈现,提高学生的读材料效率和正确率,渐渐地喜欢上阅读。
五、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是指通过设置相关问题,以书面形式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和征求意见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向实验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小学英语阅读思维导图的感受和内心想法,用以对实验法的补充和完善。
3.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教师封闭式与半封闭式的访谈,了解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以及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中对他们的实际影响,和他们对思维导图教学的建议、意见和想法,从而促使教师更好的改进教学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2月)
(2)实施阶段(2019年1月~2019年2月)
六、预期研究成果
|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 成果 (限5项) |
案例汇编 |
文本 |
2018.10~2018.12 |
学术报告 |
讲座、上课 |
2018.12~2019.06 |
|
课程资源包 |
照片、文本 |
2018.12~2019.06 |
|
活动集锦 |
文本、照片 |
2018.11~2019.06 |
|
课堂教学 |
上课 |
2019.01~2019.06 |
|
最终 成果 (限3项) |
案例汇编 |
文本 |
2018.12~2019.06 |
研究成果 |
文本、照片 |
2018.11~2019.06 |
|
案例汇编 |
文本 |
2018.12~2019.06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主持人系中小学二级教师,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英语教师,从教十一年,其中担任毕业班教学六年,有两年班主任任教经历。于2017年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顺利被宁波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录取,有研究课题的意向与能力。作为课题研究新手,我的优势在于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
课题成员中有海门市教坛新秀教师,学校骨干教师。课题组老师多次执教海门市级、集团内观摩课,获好评。课题组老师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交流、获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课题组的老师均有十年以上教学经验,正处于教学经验总结黄金期,做课题研究正当时。
为使本课题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我们将申请与此相关微课题,规定课题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并上传至子课题微博。
课题启动后,我们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保证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调查实践、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预算一年内总研究经费为1万元,对其他所需的研究条件,一并给予信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