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018-12-03 09:54:44)
标签:

教育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设计者: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虞卫华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爱的呵护下,海伦生活发生的改变。

2、通过小组探究,体会再塑生命的要素,感受海伦聪明好学、坚强有毅力、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海伦把沙利文老师视为再塑生命的人,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品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感受海伦生活的变化

沙利文老师的到来,海伦慨叹自己经历了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那么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感受海伦“此前”的生活。

(1) 学生默读

(2) 全班交流

A第三段“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B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C“我在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D“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感受海伦的孤独、无助。

师补充:对于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盲聋孩子的心情。那就让我们试着去走进她的内心

课件展示:海伦一岁半的时候,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无法用嘴说出自己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心愿。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海伦的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床后拒不洗脸;吃饭时调皮捣蛋。关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海伦写道:那时,我仿佛感到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着,于是拼命想挣脱这种束缚。

师:关于这点,她在本文中的描述就是:“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师:现在大家可以理解小海伦凯勒为何那么愤怒、苦恼了吗?这是因为她对外面的世界无从知晓,她的内心很害怕,她很想挣脱出黑暗的无声的世界,以至于在不理解她的人看来她就显得有些古怪了。

师:“再塑”了生命,海伦凯勒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品读课文的6、7、10、11小节,感受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爱的关怀下对于生活的信心与期待,感受到“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补充背景资料: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就节选自其中。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师: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合作探究,重新认识再塑生命

师:海伦凯勒最终战胜了挫折,创造了奇迹,得益于完成了生命的再塑历程。同学们,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觉得她成功地再塑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1、小组合作探究

2、全班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莎莉文老师和海伦自身。

1、莎莉文老师富有爱心且独特的教学艺术;2、海伦凯勒自身:毅力(小海伦没有放弃去认识文字);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根据学生回答补充。)

追问: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好学,坚强有毅力,自强不息,情感丰富,热爱生活……)

四、拓展延伸,感受生命的坚强

海伦凯勒没有被不幸的命运打败,她勇敢地生活、快乐地学习。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也是克服了自身缺陷,刻画出了美丽的人生,除了本文的海伦凯勒,你还知道哪些人?

学生交流,课件展示相关人物: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海聋人足球队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回顾再塑生命的历程,想像海伦的种种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种种艰辛,我们不难发现,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而她的重生则源于莎莉文老师无私的爱。莎莉文老师不仅教给海伦爱的真谛,她自己也正是用爱改变了海伦的人生,她就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学习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勇敢面对一切;领会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用爱点燃光明。跟随着这两个伟大人物的脚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生命奇迹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摘录语句,写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两个人物       两种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