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类与蓝鲸,有着截然不同的外形与生活方式。但是同属于哺乳动物的我们,在许多细节上仍然保留有相似性。
例如,我们都为深沉的男中音着迷。
雌性蓝鲸可以通过嗓音判断出雄性是否适合自己,或者至少能判断他的体型:大体格的雄性发出的音调比小体格的更低。而大体格意味着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基因,这正是雌性在择偶时最为看重的。
这种对“低音炮”的喜爱如此强烈,以至于在人类的这个物种当中,女人一般也更喜欢拥有低沉嗓音的男人,尽管现代文明几乎抹去了“体型更大”与“更好”之间的相关性。
20世纪60年代,人类对鲸歌产生了好奇,开始利用海军潜艇的监听阵列、科考船以及海底地震仪等来收集蓝鲸的歌声。
虽然这个时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在整个20世纪,估计有38万条蓝鲸被杀,在20世纪60年代,预测有95%的种群(如南极洲的种群)被彻底灭绝。
鲸歌在监听的留声机里唱了数十年,人们发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所有数据都显示出蓝鲸歌声的音调一直在不断降低——相对于最早的记录总共降低了大约30%。最奇怪的是,即使蓝鲸来自不同区域、唱着不同的歌曲,这一趋势却在它们身上共同体现。
你可以这样类比:让全世界唱圣歌的人都整齐地同时降两个调,不管这个圣歌怎么个唱法,也没有任何指挥协调。这就是蓝鲸在大洋中所做的事。
不过,先别急着叹息,对蓝鲸而言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我们知道,音调越低的雄性蓝鲸在雌性眼中更有魅力,可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只蓝鲸,虽然大得吓人,可置身于大洋之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它们若想相遇,雄性的歌声必须传播得够远才可以。要想自己的曼妙音色传播地更远,声音的“能量”就要越强,而频率越高的声音所带的能量往往越强。
这就意味着,那些充满魅力的“低音炮”们其实丧失了使歌声传得更远的机会。因此,在“魅力”与“机会”之间,雄性蓝鲸必须有所权衡。
我们再回到20世纪60年代,在那时,捕鲸时代少量孤独的幸存者为了尽可能成功地找到配偶,不得不尽量高声呼喊。因此,蓝鲸在后捕鲸时代可能提高了音调以提高一点音量。这恰好是人类第一次捕捉到的歌声。
而后的数十年里,随着人类对鲸鱼的保护意识加强,鲸的种群得到了恢复。海里的鲸越来越多,鲸之间的平均距离也就缩减了,蓝鲸不再需要那般长途远行去寻找其他同类。
这时,如果一头雄性想要吸引雌性,它将尽可能地降低音调,秀出它性感的嗓音,让其他的雄性和雌性听听它有多健壮。
————————
参考书籍:《Sex in the Sea》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鲍语AwesomeAb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