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你也许见过用鲍鱼壳做成的首饰,比如我们前几天抽奖送的那个鲍壳项链。独有的流光溢彩真叫人一见难忘,近些年,它的身影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海滩商店里。
鲍壳项链
不过,你十有八九没见过用鲍鱼珍珠做成的首饰,因为真正的鲍鱼珍珠非常罕见。在自然界,平均每50-90万只鲍鱼中才能找到一颗质量优良、大小适中、超过15毫米的珍珠。
鲍鱼珍珠Via:kirkmilettejewelry.com
天然鲍鱼珍珠生长在鲍鱼厚厚的珍珠层内,与珍珠蛋白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的形成方式与其他海水珍珠非常相似,只是鲍鱼的珍珠层更厚,颜色更绚丽。
这些珍珠是如此罕见的原因是,一颗品相较好的珍珠需要大约8到10年形成,而大多数野生鲍鱼被捕获时最多4、5岁,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创造珍珠。此外,并非所有种类的鲍鱼都能产出珍珠,即使是那些能形成天然珍珠的鲍鱼,需求也十分“挑剔”,包括合适的水温、合适的饮食、入侵异物(通常是活的寄生虫)、充分运动,以及正常的免疫系统等。
目前已知至少有八个品种的鲍鱼可以生产珍珠,主要分布在美国、韩国、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获得吉尼斯奖的世界上最大的鲍鱼珍珠,尺寸为14 x8 x4厘米,重达718.50克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这些“珍珠”怎么长得一点也不像“珍珠”的样子呀?其实这可不能怪鲍鱼“没本事”,只能说我们对天然珍珠的印象太“刻板”了。
天然珍珠,无论什么动物产的,基本都是巴洛克(意为奇形怪状的珍珠)。即使是最适合生产珍珠的三角帆蚌(淡水)、珠母贝(海水),产的珍珠也大部分不圆,但因为产量足够大,所以可以“矮子里挑高个儿”把珠圆玉润的挑出来,摆在消费者面前。
三角帆蚌珍珠(爱迪生珠)中的次品,黄色的是未被珍珠层包裹的人工珠核
此外海水贝壳,由于内部构造不同,导致能培育珍珠的位置很少,因此产量大不如淡水贝壳。因此它们产的“矮子”就已经算是“高个儿”了,本身数量就少,还挑啥?
因此我们会发现,天然的鲍鱼珍珠从不美得“千篇一律”。鲍鱼珍珠的形状可能是圆形、椭圆形或扁平的巴洛克式,甚至可能是巨大的角状;颜色可能由皇家蓝、绿色、青铜色、银色、奶油色、紫色等组合成梦幻般的色彩,令人迷醉。一只鲍鱼可能产生几个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珍珠,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
角状珍珠Via:shaogood.com
人工养殖的鲍鱼珍珠又是另一回事了。人工养殖鲍鱼珍珠产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才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在新西兰。新西兰黑金鲍/Haliotis iris(本地称为pâua)的鲍壳色彩斑斓、珠光宝气,对该行业的影响最大。(资料来源:purepearls.com)
中国的鲍鱼养殖已经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中国人一般只“贪图”它们的肉体,任何用于生产珠宝的行为在过去都被认为是一种奢侈的浪费:这主要是因为鲍鱼是“血友病患者”,传统的珍珠养殖过程往往会导致鲍鱼受伤,而鲍鱼这一低等的软体动物,因为缺乏凝血因子常常会因为一个小伤口就流血致死。
但是现在,鲍鱼珍珠养殖户已经完善了人工养殖鲍鱼珍珠的工艺,越来越多的漂亮的鲍鱼珍珠首饰横空出世,颜色从纯钴蓝到翠绿色、玫瑰色和紫罗兰色,产量较大,价格也并非遥不可及。
举个例子,新西兰的Empress Abalone Ltd.通过人工养殖黑足鲍生产又大又漂亮的马贝珠(半圆形珍珠)。在1997年,第一次收获了大约6000颗珠宝品质的养殖珍珠,直径9-20毫米不等,有明亮的蓝色、绿色、紫色和粉红色。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对22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珍珠蛋白层的存在和厚度对产品的外观有显著影响。同时,Empress Abalone Ltd.公司也在研究,如何在黑足鲍中生产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圆球形珍珠。(资料来源:researchgate.net)
新西兰黑金鲍
黑金鲍马贝珠
虽然对珍珠养殖业来说,养殖鲍鱼的成本昂贵,但它确实具有商业上的优势,因为它是少数可以全身利用的软体动物。养殖户在鲍鱼壳里粘着一个由树脂制成的圆屋顶状的圆盘,之后精心培育,鲍鱼会用它彩虹色的珍珠层覆盖住这个圆盘,孕育珍珠,整个周期大概需要2-3年。在培养过程的最后,收获的肉和珍珠被切出壳,内脏用来做鱼饵,剩下的壳出售做成纽扣;每样东西都物尽其用,没有一样东西被浪费。
鲍鱼珍珠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珍珠饰品中,甚至可以搭配成套装,由珠宝商精心收藏。天然的鲍鱼珍珠,便宜的有几百美元;如果是最稀有、质量最好的珍珠,价格可能达到上万美元。
Via:kirkmilettejewelry.com
看到这张图片表示佩服设计师的脑洞… Via:animalia-life.club
所以,如果你是一只天生会产珍珠的鲍鱼,那么……你可能真的是一只很贵的鲍鱼。
作者:夜蛍_kageyama@HQ!! berlika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鲍语AwesomeAb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