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邪恶”的海瓜子入侵英国!

(2019-02-19 16:18:02)
标签:

杂谈

科普

海瓜子

薄壳

生物入侵

据《每日邮报》报道,上个月,一种名为The Asian date mussel (亚洲枣贻贝)入侵了英国的南部海滩。鉴于它们的斑斑劣迹,媒体甚至以用“邪恶”来形容它们。

这种贻贝究竟有何来头呢。1841年,东印度公司公务员威廉·亨利·本森首次描述了这种贻贝,并将它命名为 Arcuatula senhousia /寻氏肌蛤,以纪念鸦片战争期间,死于香港的英国海军指挥官 Senhouse爵士。这种贝类首次被发现是在中国,后来由于远航贸易增加,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它的身影。这不,它们打算这次在英国也安个家。

寻氏肌蛤有着又短又细的足丝,像头发一样,可以相互缠绕在一起。当它们以每平方米上千个的密度 “勾肩搭背”地生活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块巨大的“毯子”,致使生活在下方水体的扇贝、牡蛎窒息,甚至作为食物链主要生产者的海草都难逃一劫!因此,通常情况,“毯子”下面根本没有生物可以生长,只依稀存在一些生物的尸体,这也是英国的生态学家们对它恨得牙根痒痒的原因。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海洋科学家彼得·巴菲尔德在《the Journal of Conchology》上写道,尽管寻式肌蛤还未在英国海滩大肆泛滥,但这种贻贝的确已经在英国水域安了家,人们需要保持谨慎,持续关注,根据“入侵者”接下来的去向制定对策。

不过,仔细一看这次入侵事件的主角,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没错,寻式肌蛤,就是南方人常吃的【薄壳】,也叫【海瓜子】。

海瓜子的外壳为楔形,两壳对称,成熟时长约3厘米。正如它的另一个名字“凸壳弧蛤”,它的两壳极膨胀,壳表面为黄褐色或绿褐色,自壳顶至后缘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纹及波状花纹。在日本,因为花纹相似,而被叫作杜鹃贝。雌薄壳的肉为红色,每年八九月产卵繁殖;雄薄壳的肉为白色。

海瓜子生长于近海滩涂地带,每一片近海滩涂都是它们生长的绝佳地带。潮汕沿海外湾或岛屿滩涂盛产薄壳,主产区为饶平的汫洲、黄冈大澳、所城大港,南澳的后江,汕头濠江的广澳等。

体积虽小,美味却丝毫不逊色。蔡澜先生曾这么评价:“享受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汤汁,没有其它海产比它更鲜甜的了。”海瓜子主要供应城乡人们日常佐膳炒食(加少许金不换同炒),或以新鲜海瓜子作配料煮粿条汤、面条汤吃;还有部分专供打“薄壳米”或配盐腌制成咸薄壳。这么多吃法,别说隔壁家的小孩都馋哭了,连我都馋哭了!

用新鲜海瓜子加盐腌制便成为“咸薄壳”。咸薄壳是一种别有风味的海产杂咸,鲜嫩可口,生津开胃,是佐餐尤其是吃早粥的好小菜。潮汕咸薄壳不仅在本地受欢迎,还远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这次是海瓜子在英国的“首秀”,就看英国的吃货们识不识货,做出一席“薄壳宴”?

我已经买好机票了,你呢?
————————
资料来源:
《'Sinister' Chinese mussel that can smother scallops and oysters has made its way into British waters》The Daily Mail / Colin Fernandez, Science Correspondent
《Arcuatula senhousia》Wikipedia
《潮汕美食——薄壳的那点传说》百家号/潮汕家族

“邪恶”的海瓜子入侵英国!

“邪恶”的海瓜子入侵英国!

“邪恶”的海瓜子入侵英国!

“邪恶”的海瓜子入侵英国!

“邪恶”的海瓜子入侵英国!

“邪恶”的海瓜子入侵英国!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鲍语AwesomeAbalon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