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冒“火”?其实它是危险的“姜”!
标签:
科普杂谈火珊瑚珊瑚 |
最近天气转凉了,小伙伴们要注意保暖呀冷的时候喝上一碗暖暖的姜汤再舒服不过了~那么在这个寒风呼啸的夜晚,不如我们来认识一种像姜一样“辛辣”的生物——火珊瑚。
火珊瑚是千孔珊瑚属Millepora下生物的统称,它们看似珊瑚但并非珊瑚,实际上是水螅纲的一员。火珊瑚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水域,比如中国的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台湾的附近水域。在国外,东自玻利尼西亚,西至红海,南到澳大利亚,北经日本琉球群岛到日本本岛,都有它们的栖息之地。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叫“火珊瑚”?这玩意儿哪里有火的样子啊?别着急,你可别小瞧了这一棵“大姜”,它朴素无华的黄褐色外衣下其实藏着一颗火辣辣的心。
火珊瑚凭借着它其貌不扬的外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刺杀高手”。尖锐的、已钙化的外骨骼是它极具威胁力的武器,可以很轻易地擦伤潜水员的皮肤。「但火珊瑚真正的“暗器”,是它体内的毒素。」火珊瑚的刺丝胞非常细小,包含了可以伸缩的触手,接触到人体皮肤后,刺细胞会注射高浓度的毒素,使伤口周围长出红疹,产生强烈的痛感,如同火烧一般,这就是它的名字由来。痛感可持续两天至两星期,大多数情况都会留下无法消除的疤痕!
所以,你别看它长得人畜无害的样子,脾气那可叫一个火爆,而且下手极狠,分分钟在你的生理和心理上都留下鲜明的印记,啊!多么痛的领悟。
2007年,日本东京都海洋科技大学和冲绳县卫生与环境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以老鼠作为试验对象,首次在火珊瑚体内发现了MCTx-1蛋白质毒素。此后,墨西哥科学家们于2015年的研究中发现,火珊瑚体内还存在着非肽类致死性毒素,而这些毒素能够对肺和肾脏造成严重损害。这些研究揭示了火珊瑚体内毒素的多样性,可见其威力果真不容小觑……
因此,若你不是幸被火珊瑚蛰了,除了处理外伤,你甚至还需要系统地检查「肺功能和肾脏功能」,看看是否也出了问题。
当然,如果真在潜水时遇上它,敬而远之则是首选。毕竟地里的姜能暖胃,海里的姜却会让人寒心呀~~
图1-3:火珊瑚的不同形态
图4:火珊瑚的全球分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