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新目标)(2012教材)七下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Section B (2a-2c),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谈论自己或他人的能力”
Section B部分主要以 play
the drums/ piano/ guitar/ violin, play chess, sing, dance,
draw, tell stories 等动词短语为基础,运用 can 和can’t来造句,谈论自己或他人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在上一节微课中,我们已经详细了讲解了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从学生做题当中,我们发现play
的用法成为了易错点。本节微课内容也因此围绕play 的用法来展开。
从知识储备来说,七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piano, drums,
guitar等名词,sing, dance,
draw, tell等动词,具备一定的词汇基础,这就为本节微课play的讲解,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从思维程度来说,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易激发兴趣,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本单元的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录课教师渲染的良好的语言氛围,学生们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在英语的听说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对play进行运用时,通常会忘记乐器前面加the,或者在棋类前面加the,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授课教师用红字批注在课件中。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频、动画等特效运用在课堂当中,使学生试听感受明显,才能突破重难点。
研究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play +
球类/棋类.
2. play + 乐器.
3.play with sb. 和某人一起玩耍
4 play computer games 玩电脑游戏
5. play a … role in
在..中起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信息技术对课堂的支撑,全面提高听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人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而游戏闯关则让孩子在听、说、跟读的活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四)研究目标:在真实的环境和语境中背诵单词,可以更牢固长久地记忆单词。
研究片段
一、导入
教师人设情境:大家好,我是Susan,见到你们很高兴。这是我们班的数学课。学生上课学习的都很认真;除了课上积极思考之外,学生们课下也能做很多事情。王楠会踢足球;孙丽会弹吉他;子一会下象棋(你知道,他很聪明的),他们都很多才多艺。我喜欢放学之后和他们一起玩。你会做什么呢?想要加入我们吗?咱们一起来学习play的用法。
【设计意图】 :整个人设利用学生熟悉的课堂导入,虽然是简笔画,但贴近学生生活,自然贴切,激发学生兴趣;又以教师设计的对话为主线,体现了play的相关用法,和后面进行知识点讲解进行呼应;教师深层挖掘ppt自定义动画中的动作路径等技术手段,学生仿佛像在观看一段动画,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精讲
细讲would
like 短语
(1) play football
play
+ 球类
(2) play chess
play
+ 棋牌类
(3) play the piano
play
+ 乐器
(4)总结以上知识点。
【设计意图】:三个短语都是从情境导入的例句中提取,学生有印象,不生疏,并且做到前后呼应。教师细节上的处理,如对于play,
the 和其他辅助单词都用了不同的颜色区分,学生能一目了然。
对于知识点在总结时候的跟读,教师给出了一定的空档,发音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及时纠正,避免了哑巴英语的出现,而及时对这三个词组进行总结,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这三点的识记,并能有效区分于后面讲的句子。另外,这三个词组分别依附于三叶草的三片叶子进行巩固强化,美观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有团队意识
三、检测
(1)听力检测
(2)单项选择
【设计意图】:第一关也就是第一题,为听力检测,听,并且画出你所听到的短语。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根据听力提前预习课本知识,再核对答案之后,可以采取默写,复述等方式来巩固知识;
第二关也就是单项选择,这是针对play用法出的典型题,如果认真观看了这节课,这三道题做对也自然不在话下。
练习检测部分以闯关形式进行,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调动学生做题的积极性,战胜原来“谈题色变”的恐惧,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
总结play的三个简单词组,四个拓展词组,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虽然是微课,没有布置作业,但学生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观看,反复记忆,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提升知识掌握的程度。
研究反思
首先在开课开始,我与孩子们共唱上节课所改编歌曲。紧接着,我展开游戏与比赛,复习相关短语,为第一组新句型的教授做铺垫。在新课内容的呈现中,我层层递进,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我突破了以往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通过示范举例,启发诱导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并通过不同方式的活动来拓展与巩固句型。
在Do a survey环节通过设计两种不同的调查表,为学困生提供语言支架,让他们敢于开口,乐于开口。
最后,适时评价,传递情感。本课评价是以师评和生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师评穿插于整个授课过程。结合学生的回答与交流,老师除了用Fantastic!/ Great!/Clever!/Good!/You did a good job.等积极的评价语言适时的鼓励学生,还针对学生交流的实际内容做出在情感价值方面的引导性评价和说明性评价,达到育人的目的。比如学生在运球失败用 “Very badly. Sorry.”居丧地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应当马上适时的抓住机这次机会鼓励 “You should do more practice after class, I think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这样在互动中形成的鼓励性评价,很自然的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了情感教育,不牵强、不造作,水到渠成。另外,在小结时渗透生命在于运动,升华主题,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积极生活态度。
另外, 那种脱离情景、语境、教材内容的,孤立地教单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结合课文内容的语言交际情景,才能让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词汇,从而形成“词语用于语言表达”的理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