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明季北略》为清初计六奇撰。二十四卷。记晚明史事。起自神宗丙辰(1616年),止于思宗甲申(1644年)。
《北略》分年纪事,每年之中,又逐事标立名目。取材或凭传闻。但采取颇广,可资参考。
计六奇还撰有《明季南略》,主要记述南明的遗闻。亦有可读处。
本篇博文《祈梦拆字》的轶事就引自〔清初〕计六奇所著《明季北略》。《北略》中有这样一段关于“祈梦拆字”的笔记,记录了晚明崇祯皇帝的一个字梦。文字较通俗,略干笔误,稍加勘证。不妨摘录如下:
上屡梦神人书一“有”字于其掌中。觉而异之。宣问朝臣,众皆称贺。谓贼平之兆。独内臣王承恩大哭,群臣愕然。上亦惊问,承恩曰:“皇上赦奴不死,始敢言”。上曰:“汝无罪,直言无隐”。承恩奏曰:“以奴推之,神人显告我皇。大明江山将失过半”。上诘之,承恩叩首曰:“盖‘有’字,上半截是‘大’字少一捺;下半截是‘明’字少一日。合而观之,大不成大,明不成明。殆大明缺陷之意?神人示以贼寇可虞之几矣。愿皇上熟思之”。上不怿。
拆字游戏是中国古代士林的雅号。尤其在明清士林中相当流行。这一段笔记差不多就是《聊斋志异》用笔手法而已。
一个“有”字,竟能衍化出这般呼天唤地的内容。表明除了王承恩忠心不二外,其他人都是在捣糨糊,糊弄应付皇上。这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悲剧。
事实上,崇祯皇帝最后上吊自尽,陪在他身边一起吊死在煤山的,仅有王承恩这位太监。
福州郊区石竹山祈梦,中外有名。祈梦拆字是中华文化特有现象。我也深得其道。平素尤喜拆字之术。
不系舟读《明季北略》有得而作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