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自不系舟微博《沧浪亭游记》

(2019-05-22 08:59:24)
标签:

杂谈

源自不系舟微博《沧浪亭游记》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因抗金名将韩世忠曾在此居住,故又名“韩园”。
      沧浪亭所在地最早为五代吴越国时期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到了北宋时期,成了文士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取名为“沧浪亭”。
      因为沧浪亭与苏舜钦关系最为密切,故对其介绍一二:
      苏舜钦(1008-1048年),北宋诗人。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曾任大理评事,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
      时其岳父杜衍任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对政事有所整饬。忌者通过倾陷其婿苏舜钦而打击改革之事。苏舜钦因细故受牵连被除名。退居苏州而修沧浪亭。
      苏舜钦工散文,其论政之作,曾谓范仲淹的政治措施“皆非当今至切之务”,批评其“因循姑息”,要求作进一步改良。
      诗与梅尧臣齐各,风格豪健,甚为欧阳修所重。有《苏学士文集》问世。
      关于这段历史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有一天,苏舜钦独自来到苏州一带散心,只见此地有块四五亩大小的荒地。三面环水,地上杂植着各种花木,还有一些残破的享台楼阁,便知道这是一处废园。
      由于环境清旷,苏舜钦很喜欢这个地方,回头望见河边柳荫下停着一只小船,有个老渔翁正坐在船上钓鱼,便走过去和渔翁攀谈起来。
       渔翁告诉苏舜钦:“这里过去是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及近戚孙承佑的别墅。当时是座有名的花园哩!孙承佑显赫一时,可是到如今还不是一败涂地。老话说,一代做官七世穷。这话一点不假!荣华富贵,过眼云烟啊!”
      苏舜钦觉得渔翁的话很有见地,顿时蒙生退隐之意。决心悠闲林泉,了此一生。他对渔翁说:“我把这座废园重新修复起来,你看如何?”
       渔翁就对苏舜钦说:“相公如果愿意重修此园,那么我一定尽力相助!”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被罢黜的苏舜钦果真花钱买下这片废园。正当他准备雇工重修的时候,那个老渔翁跑来对他说:“听老辈人传说,东边水池底下有不少太湖石,都是孙家花园的遗物”。
      根据渔翁的指点,苏叫人果然挖出不少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砌了两座幽静别致的假山,同时建堂造屋,堆山筑亭,浚池清汙。
      全园结构以假山为中心,建物环绕四周,高低起伏,树木苍翠,有山林气象。并利用借景法,将园外的水与园内假山连成一气,扩大园景。在园林设计中独具一格。
      由于园内原有许多古树木,经一番修葺,没多久便恢复了名园的气象。
      苏舜钦望着园外的浩渺烟波,心想这泓水也确实与自己有些许缘分。忽然记起屈原《渔文》中的名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苏舜钦触景生情,感概自己宦海沉浮,就把园中傍水的石亭取名为沧浪亭。石亭上的对联是: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仍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之句;
      下联出于自己所作之《过苏州》诗中的佳句:“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之句。
      苏舜钦建沧浪亭并在此隐居三年多,便去世了。享年仅四十岁。后沧浪亭几经易手。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代巡抚宋荦重修了沧浪亭。
      这次重修,宋荦把园中傍水的沧浪亭挪移于假山之巅,并以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征明的隶书“沧浪亭”为匾额。
      沧浪亭最初的正门在南面,朝北的园门刚开始只是一扇小山门。宋荦重修沧浪亭时,将原南正门以一道漏窗粉墙围封了。从此北门变成了唯一进出园林的门。
      沧浪亭石舫坐落在沧浪亭的入口处,坐东面西,也是宋荦所新建,造型古朴典雅,是进入沧浪亭园林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石舫横楣上,镌刻有隶书“沧浪胜迹”四个字。虽然历经沧桑,但风采依旧。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康熙南巡时为表彰地方上的重要官吏,御赐巡抚吴存礼诗一首。吴存礼为了宣扬皇恩浩荡,重修沧浪亭时,并在门厅与步廊间,饬工建御碑亭一座。
      御碑亭为廊亭。面积相近十平米,壁间嵌有刻碑,就是康熙皇帝御赐的诗作。吴存礼将御诗刻于其中,也为沧浪亭增添一景,如今倒成了文物。
      我每次路过苏州,都要抽空去沧浪亭走走。而且每次都有收获,对它的历史沿革搞得清清楚楚。

      不系舟 Non-moored boat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