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节前,冬笋上市开始,一直到现在,整整吃了快三个月的竹笋。如今清明已过,吃春笋的季节快结束了。
所以,我叫老婆再买几次春笋来当菜吃,不然要等到明年了。
中国人吃笋的记载,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云:“其肴维何?炮鳌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将竹笋与美味的鱼虾鳖蟹并列,可见此物鲜美至极。难怪苏轼说:“不可一日无此君”。
竹笋一年四季都有,但论口感,当属冬笋和春笋最佳。冬笋产量低,刚上市时,一斤要卖到整十块钱。居家过日子还真的吃不起。
大年三十晚上,闽北家家户户的一碗笋燕是必不可少的年夜菜。切笋丝可是我的拿手活。卤笋片也是可口的下酒莱。
到了大量出春笋时,笋价就开始下迭了。所谓春笋是指破土的竹笋,一般在三月份清明前后出笋,所以叫春笋。
春笋较冬笋粗纤维含量更多,口感更粗糙一些。适合小火炖过之后食用。春笋较细长一些,毛多,外表呈深褐色。个头也比冬笋要肥大一些。
新鲜的春笋比冬笋的可食用部分更多,春笋可吃到2/3的笋肉。而冬笋只有1/3的笋肉,其它都是硬邦邦的笋头。
虽然春笋的水分含量高,但是当它从被泥土中挖出来后,会迅速老化而丧失鲜嫩口感。所以春笋越放越老,要赶紧吃。
因为竹笋离体后,笋体中的纤维素含量增加,开始木质化。笋体中的含水量降低,营养成分减少,笋体开始变硬,可食部分变少,口感也变差。这就是为什么在烹饪时,笋头要切下来一部分的原因。
因此,春笋以质地鲜嫩,颜色为玉兰色为最佳。颜色越浅,口感越嫩。笋节与笋节之间的节距越近越好。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烹饪前再剥笋衣,保留其鲜嫩。
我生活的闽北是出笋的地方。当我们做知青时,整个冬季的日子对我们来说就是好日子。吃菜的问题就不用发愁了。
我们通常用春笋来做腌笃鲜、油焖笋和糟菜炒笋这三道莱。做腌笃鲜时要加入咸猪肉。做油焖笋要放很多油。所以老表们说知青烧的笋比他们好吃。
我们烧的最多的还是糟菜煮笋。油放多多的,很好下饭。但是光靠吃春笋,饭量变得很大。肚子很容易饿。而且烹饪不当的话,用油和酱油太多了,都不宜过分贪吃。否则会闹肚子。
不系舟 Non-moored boat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