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的气候给俄罗斯民族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但在历史上,这种严寒气候对俄罗斯民族的生存来说,未尝不是一种保护。
纵观俄罗斯历史,曾有三次重大的外族入侵,都因严寒振救了俄罗斯民族。
彼得一世时,俄国北方波罗的海的海权被瑞典控制。俄国没有出海口,俄国企图改变不利状态。但遭到瑞典的压制。
1709年春,瑞典国王查尔斯十二世率领强大的瑞军入侵俄国。对俄进行远征。
俄国彼得一世的军队无力对瑞军进行决战。只得实行坚壁清野政策。企图靠空间,更主要靠俄罗斯严寒的气候削弱孤军深入的瑞军。最后拖垮瑞军。
1709年7月,4万多俄军同在寒冬中长途跋涉了数月的3万瑞军在波尔塔瓦展开殊死激战。以逸待劳的俄军一举将疲惫不堪的瑞军击败。俄军趁胜追击,终于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权。
1812年,征服了大半个欧洲的拿破仑组织了欧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60万军队对俄国发起进攻。企图彻底征服欧洲大陆。
然而,俄国人将莫斯科付之一炬,再次实行坚壁清野。拿破仑率法军占领了一座空城。饥寒交迫的法军在莫斯科呆了两个多月,未见到俄方派出的投降使者。
而法军的补给却越来越来越困难。零下40的严寒终将迫使这支饥饿寒冷的军队自己撤出莫斯科。
在俄军的一路尾追下,60万法军最后只有15万残余活着回到法国。此役结果,俄国取得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1941年,希特勒“三矢齐发”,对苏联发动全面进攻。一支指向莫斯科;一支指向列宁格勒;一支指向斯大林格勒。
苏德战争初期,由于德军采取“闪电战术”苏军促不及防,蒙受巨大损失。被迫进行全面防御。
德军以优势兵力和装备,对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内攻占莫斯科。德军一度已经抵达莫斯科城下,以为胜券在握。
显然,希特勒没有汲取拿破仑的失败教训。当时,莫斯科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20-30。在严寒中,进攻中的德军飞机和坦克无法发动。连坦克上的光学窥视镜也失去了作用。
而苏军习惯于寒冷地带生活。最后,苏军从西伯利亚调来长年生活在极寒地带的民族组成突击队。不断骚、袭击处于困中的德军。最终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同时,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也因俄罗斯极度严寒而丧失斗志。最终失败。
不系舟 Non-moored boat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