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自“不系舟”微博《参合陂》

(2019-02-13 20:13:04)
标签:

杂谈

源自“不系舟”微博《参合陂》


      参合陂之战是南北朝时期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凉城东北;一说今山西阳高)大败后燕的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战役。
     “陂”字为双音字,这里读 pí ;山坡之意。我所在的南平市浦城县有一“石陂”地名。
      后燕建兴十年(395年),后燕太子慕容宝率八万大军进攻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的战略。渡黄河南下,与后燕军隔河对峙。后燕军长途跋涉,不能速战速决,加之天气转寒,又误信慕容垂去世的消息,决定撤军。
       魏燕之战,以一边倒的战果而告结束。大获全胜的拓跋珪从燕军的俘虏中挑选了若干可用之人留在北魏,其余的原本准备放归后燕。但由于他本人和部将忌惮后燕强大的军力,怕他们东山再起。
      拓跋珪最终采纳了部将王建的建议,效法战国长平之战,白起的做法,将归降的燕军全部就地活埋。
      慕容宝等人败逃回中山,向慕容垂陈述大败情况,并竭力请求再次伐魏。慕容垂调集燕国故都龙城的精锐骑兵,于第二年,即后燕永康元年(396年),大举西征,进攻北魏。一度攻占北魏重镇平成,并斩杀守将拓跋虔。拓跋珪听闻败报,大惊失色,一度准备北逃。
      慕容垂率部来到参合陂战场,安排燕军祭奠上一年死亡将士。悔恨交加,口吐献血,在回途中病逝,终年七十一岁。
      参合陂之战虽没有之前的淝水之战和之后的元嘉北伐知名度高。但却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此战,后燕大量精锐部队被北魏消灭。一代雄主战神慕容垂在此战后不久怆然谢世。太子慕容宝继位后,刑法严俊,睚眦必报,后燕朝野,离心离德,不久就土崩瓦解。
      拓跋珪趁机发动四十万人大军大举攻燕。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夺取冀州、并州和幽州大部。取代后燕成为关东最强大的国家。
      慕容宝逃往前燕故都龙城,被慕容垂舅父兰汗所杀。后燕分裂为南燕和北燕,数十年后分别被东晋刘裕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消灭。
      拓跋珪率两万魏军打败后燕八万强大军力。此役加速了后燕的崩溃。奠定了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所以拓跋珪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军事家。
       历史的天平,往往是向谁倾斜一些,谁就取得胜利。有时甚至于雨水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或者风大一些还是小些都会影响战局的结果。
      因此决定胜负往往是由各方面因素促成的。这就是本不被看好的“参合陂之战”的历史结局。

       不系舟 Non-moored boat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