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传统的体上起用与西方近代的用上起用
(2024-06-13 09:26:14)分类: 儒学与哲学 |
东方传统的体上起用与西方近代的用上起用
钟阳
东方古老文明,以心性为根本。一切用,都源于心,体用不离,即心用不离。心在哪,心在用上。所谓万法唯心,心生万法,这在古代各民族都或多或少、或深东浅地有类似思想的。其中,佛教进行了最为系统深入的阐述,于修证上有最完美的行法,儒教则在世俗运用上有其优势,道教则于修身证道,并运用于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有其成就。
东方基于心上起用思想,也从修证实践角度,认为世界缘起于心(真如、仁、道、无极),其与阿赖耶识(太极)是一体两面的。人天生就带有阿赖耶识,也就俱生无明。如果执于阿赖耶识,就是堕入无明,乃至再依次下堕到七识、六识和五识。八识为七识、六识和五识之根。但八识又以真如、大道为根本。如果能于阿赖耶识中放松,从而净化之,那么就可入道,证入真如境界。从果乘净土来说,在世时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已往生极乐世界,待命终断气后,人的心不再受肉身束缚,心的功能即可完全开发,如莲花开放,而立即成佛。
从佛教思想来看,物质的出现和发展,并非西方近现代直接产生粗重的物质,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先从心上产生精细物质——灵魂(中阴身)的物质,灵魂是精细物质与心的和合体,所谓鬼,即归,也就是不再受精重物质境界所拘,回归到精细物质的境界中,在八识、七识中,是有精细物质产生的。对于境界的深重执着,就产生粗重物质。中阴身境界,还是有微细的执着,而到了佛的境界,则是无中阴身的,而是无极之身,身体无量无边,因为已达能所合一,没有彼此对待了。
近代西方进化论之所以错误,在于其实为用上起用,执于相用。打个比如,以东方传统思想,人和动物死后变鬼,鬼因前世业力而投生于六道中而轮回,就是以面粉做各种面食:馒头、包子、煎饺等,而进化论由于否定灵魂,等于要做包子时,只能把馒头掰于放馅去做,而做煎饺时,就得把包子压缩成饺子形状去煎。那么,东西方哪种方法更可行?以西方思维方式,甚至可能导致,煎饺是包子进化来的还是馒头进化来的之争。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西方会出现鸡蛋到底应该从哪头磕,甚至因此引发战争的荒唐事件。从基因学上讲,人与猿的肉身完全是两套基因,根本不存在进化可能。因为基因还是粗重物质,根本无法进化。偶然的基因突变也必被淘汰。植物间也是类似情况,只是植物没有中阴身而已。所以,基因非基,心性为基。基因还是有形有相的物质存在,而心性是无形无象的。西方把物质的存在当成了根本,这是其思维幼稚的表现。他们参不透无形心性才可灵动地生万法的奥密。进化论是与唯物主义相适用的理论,唯物主义是唯用主义,由于未能明体,从而导致用上起用是有其必然性的。西方人执于物质的思维,使他们重数不重理,所以,他们在微积分、大数据方面着力,不知道修德悟道明心明理的重要意义。
所以,进化论本质上是用上起用的乱世思想,与古老的体上起用思想完全不同。进化论必定把人类引向毁体狂用,无家可归的境界。西方唯物主义虽然也讲本体,但什么是物质的体,物质是怎么来的,并没讲清。由于其否定灵魂和心,最后使世界进入无家可归的境地。灵魂的存在,只有在修行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甚至可看到转世投胎,乃至进行预言。这在古今修行人中屡见不鲜。只有回到古老智慧中,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我们才能真正既有体——这个家可归,又能有世俗之用之个方便。
西方基于这种用上起用的思想方式,必然诞生原子论、种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思想,似乎世界的一切都是原子式的存在,是不可变的。对于他们来说,民族种族属性不可变,信仰都是对立,人与自然也是对立的。用上起用的观点,也必产生以名利为导向的思想,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必不可避免。世界不再相信因果,众生饮苦食毒。相反,中国的体上起用思想,必然导向夷夏之辨,只要你认同中国传统的道德礼仪思想制度,你就是夏人,中国人,否则你就是蛮夷。没有永恒不变的民族种族属性。中国人也不赞同西方的民族主义国家观,而是一种天下观,天人合一观。体上起用必导向明因辨果,道德治世,协和万邦,世界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