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闵公百赋,我唯一赋

(2022-11-01 16:19:14)
分类: 阳春辞赋

闵公百赋,我唯一赋

钟阳

原新华社副总编、中华辞赋总编闵凡路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一书,终于面世,于十月份由新出社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103位作者135篇辞赋,反响强烈,这在辞赋界是一件喜事和大事。

去年中国辞赋家协会在中辞网上也开了一栏搞了一次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诗赋征文,我于是在网上和微信群里告诉大家,这是今年同题材的一次总结性征文。后来一文友不满地对我说:

“你们这是一个三无征文。”

“哦?”

“一是无数量,总共收到20多件作品,其中辞赋只有几件。”

“我们有必要数量吗?”笔者悠悠回答。

“二是无质量,所投作品多是其他征文投稿过的。”

“我们有必要质量吗?”

“三是无奖金。”

“我们有必要出奖金吗?”笔者稍微停顿了一下,对他说:“我还得补充一句,我们还无出书呢。”

“嗯,对对对,你们无出书。”文友忙不迭地说道。

“可是我们有必要出书吗?”笔者悠悠地说。

文友眼睛瞪得象铜铃,越来越大。

以文友视角,中辞网的征文还似乎真有那么点寒碜呢。至于名流大德汇聚以评审,京华高官支持和研讨,那更与我们无关了。

笔者也为中辞网本次征文投了一篇风度阁赋。有人奇怪地问:“你是不是投错了,你不投中辞网刚举办的风度阁赋征文,怎么投到这里来了?是不是也象别人把其他征文作品投过来哟?”我微微一笑,回答道:“我可没投错哦,我这风度阁赋是风度阁赋征文结果揭晓半年后写的,你认为与风度阁赋征文有关系么?”

话说我的风度阁赋,不仅综合了中辞的风度阁赋征文、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征文,中华辞赋杂志、蓬安、张家界举办的中共百年赋征文,而且还综合了2016年沈阳白鹤楼赋征文,2020年醴陵望江楼赋征文2021年南昌新建赋征文等盛事,并结合庐山文化圣地,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文化,以全面复兴中华国学和梦回汉唐为鹄矢,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次创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而献礼,这何尝不是登高作赋呢!闵公与我,一个是新华社副总编、副部级干部,身份较高;一个是职业大学老师、山间禅客,目光较远。一个是居庙堂之高而雄心勃勃,一个是处江湖之远而其情悠悠。正可谓各得其所也。总结性征文贵在举重若轻,不在于人多势众。当闵公乃至全国各地一帮帮名流分别聚在一起笑眯眯地开研讨会时,笔者则在办公室独自惬意地喝茶。

文友后来说,看来,中华诗词学会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征文优势在于大,中国辞赋家协会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诗赋征文优势在高。两者各有其长,是不是?

新华社党委书记、社长匡乐成说,要推动《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作品入选中小学课本。果真如此,必将有力地推动辞赋创作的发展。但在这里,我要善意地提醒大家,一般来说,一次征文,能出一两篇佳作就不错了,有多少征文,纵出高额奖金,征不到一篇佳作。纵使是高手来参加征文,也不是每次写出佳作。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历史上有几篇科举应对诗赋入佳作之列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中能入笔者法眼的也就寥寥数篇,这些作品也多非作者最高水平作品,大多数只是流水帐式作品,这也或是题材所限,只适合用于一般宣传。入选中小学课本的作品,必须高度严谨,不可成为一些人的秀场,今天的赋作,有几篇不是在唱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所以必须从全国作家作品中仔细遴选,包括各类征文与非征文作品。否则,不要到时又出笑话难以收场,至今可没听人说过他已作好准备为课本编辑者乌纱帽把关的大话哟。

昨天我们南昌职业大学新校区进驻安义县南山的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的协议刚签订,这里将是一个国际化的智慧校园,是我们学校未来文化发展的圣地。今天我又带星月文学社与玖央国学社学生们去凤凰书院种花,种下国学复兴的种子,随后到北潦河采风。回来后,笔者啜了一口龙井茶,悠悠地对朋友们说,我的风度阁赋正可与今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共同献礼党的二十大。风度阁赋不亚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中任何一篇作品,这个自信,我是有的。在此,顺祝闵公凡路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再次建议:劳逸结合,何妨赋禅并重!

十五年前,光明日报的百城赋征文引爆了全国辞赋创作热潮,当年江西举办了赣鄱赋征文。十五年后的百事赋,则是中国辞赋创作达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十五年前,百城赋与赣鄱赋征文,推动了我的第一篇赋——大宇赋的创作,十五年后,我的综合了百事赋等征文内涵的风度阁赋再次修改,也可说是我的辞赋创作的一个新起点。十五年前,辞赋创作开谓芝麻开门,刚开启了一道缝,辞赋写手屈指可数,中国辞赋上升了一个大台阶,全国有了一大批辞赋家,其中很多颇具实力。同时,2010年,韩邦亭说:“好辞赋不出于当代,这也是时代之所致。”我也说:“坚持辞赋创作三十年,必迎来辞赋创作的辉煌。”也即从现在起再过十五年,中国辞赋创作的高峰一定会到来。今天,全国至于有三百人基本上可写好辞赋,十五年后,估计有三千人能写好辞赋。当然,历朝历代,真正出彩的辞赋都是不多的。如何打造精品,值得继续探索。

十五年前的4月8——11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洛阳辞赋创作研讨会,预示中国辞赋创作的春天到来,所谓“洛阳牡丹花开日,中华辞赋复兴时”。十五年后的7月16日,同样在洛阳,举办了首届中国《文澄阁四库全书》洛阳论坛,预示着中华国学的全面复兴。江西是中原文化继承者,相信一定会于国学复兴大潮中发挥应有作用。

今年的桂花因干旱迟开两个月左右,不禁兴起而赋诗:

人道凤鸾送瑞祥,

神州正满桂花香。

闵公百赋传天下,

逸士一文笑景篁。

2022、10、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