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南昌始筑城者

(2022-09-22 11:06:31)
分类: 太阳广场

谁是南昌始筑城者

钟阳

文友提到,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是南昌始建者汉堂邑侯陈婴的曾孙女陈阿娇重金向司马相如买的。成语“长门买赋”即指此事。于是引出汉代豫章城谁是始建城者的问题。

汉代南昌城之建立,向有两个说法,一是汉将灌婴,一是楚降将陈婴,原为项羽部将。《史记》称灌婴定豫章,《汉书功臣表》下堂邑侯陈婴功劳为定豫章。雷次宗《豫章记》称灌婴筑南昌城,郦道元巜水经注》称陈婴筑南昌城。此案二千余年尚未定谳。

 

陈婴灌婴,先后来昌,都是始建城者

我的回答是,陈婴与灌婴都是南昌始筑城者。本来我根据易学推定,陈婴先到南昌,灌婴后到南昌。一时未找到有力证据,文友认为立论不严。后经查资料,终于有了答案。可见易学与考证可并不矛盾,用得好,可相辅相成。前202年,项羽战死,刘邦称帝。同年陈婴击败壮息而定豫章。陈婴打下豫章后,遇到了当地的章文向其上书献策,他因为南昌地区处于当时各条道路的交汇处,便向陈婴献计在此地修筑郡城。于是陈婴叫章文组织当地人开工建城。章文绘制地图,规划城市轮廓、居民分布区等信息,最终将南昌城修筑完成。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陈婴定豫章后,刘邦即把豫章封给英布的淮南国。所以,陈婴建南昌城是诸侯之城。灌婴则不同,他于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平英布淮南国及其管辖之九江郡、豫章郡,是续建南昌城。英布是第一世长沙王吴芮女婿,最后被吴芮之孙,三世长沙哀王吴回诱杀于鄱阳,所以刘邦又把豫章郡封给了吴回,但此时的豫章已是汉王朝加强管控之地,所以灌婴建南昌城,相当于中央正式任命。而陈婴纯属英布任命。

这好比一本杂志,开始是试刊,没有得到政府承认的,几年后,影响大了,于是申请到了国家的刊号,又上了一个台阶。所以,看你从哪个角度,如果是从试刊角度,创刊时间当然更早,如果从有了正式的国家刊号,创刊的时间当然更晚。但成为有国家刊号的刊物,能抹杀前面试刊的功劳么?所以,陈婴与灌婴都是豫章城的始筑城者。这也是为什么有两种说法的原因。

 

汉初南昌筑城的接力

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俞兆鹏指出: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灌婴不可能建南昌城。因为英布为淮南王时,灌婴只是颍阴侯,侯比王低,灌婴又不是英布的属下。豫章“属布”,是英布的地盘,灌婴有什么资格“定豫章”和“始筑豫章城”?

灌婴筑造南昌城时间应该在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叛汉,刘邦以车骑将军灌婴为先锋御驾亲征。四个月后,英布大败。刘邦也被流矢射中,将平叛任务交给灌婴等将,自己班师回朝。平叛之战中,灌婴平定封国一个、郡两个。宋人李谊在《豫章台记》中言“西汉初灌婴仕高祖定九江”,雍正《江西通志·人物志》中记载“灌婴定豫章”。可见灌婴所平定的正是英布原来受封的淮南国及其管辖之九江郡、豫章郡。

灌婴占领九江郡和豫章郡后,于南昌筑城,当是在陈婴筑城基础上进行。平叛结束不久,灌婴便离开了,工程暂由章文负责。

汉惠帝三年(前192年),由灌婴推介,罗珠出任九江郡守,并主持筑造南昌城。约至汉惠帝六年,南昌城筑成,“环十里许,辟六门”。南宋工部尚书资政殿学士李谊《豫章台记》云:“西汉初,灌婴佐高祖定九江,始筑郡城。惠帝三年,表大农令罗珠来守斯土……及偕妹婿石固缮完城郭,以终灌侯之绩。”南宋侍御史汪刚中所撰《大农祠记》也说:罗珠“至孝惠帝时,以直道不容,出守九江。适灌侯有筑城之事未毕,公偕妹婿石固继其功……恪完城郭,即豫章城也”。罗珠于汉惠帝三年至七年(前187年)继成。

也就是说,汉代南昌筑城是从前202年到前187年,前后15年,在陈婴、灌婴、罗珠的接力下完成的。而章文自始至终发挥着巨大作用,因他为当时南昌首富,有巨大的人力与物力。

 

历史回响下的大宇学院——南昌职业大学

易学是统摄天地人三才的大学问,诸子百家都是易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学派。姜太公、诸葛亮、袁天罡等都能凭易学推算几千年,上万年后的人类社会衍进。历史是有规律的,是相似相续,不断重演的。比如中国近代革命,表面看上去与佛教无任何关系,甚至是对立的,但其历史进程与佛教竟然如一个模子的复制。有兴趣的朋友可去研究。中国科学院招易学博士是很有见地的,中央电视台也曾邀请曾仕强等易学大师讲学,现在很多大学中也都开设了易学课。这无不预示易学的生命力与前景,也是国学复兴的必然趋势。易学的最高境界,不在有形的象数分析,而是善易者不占,与佛当下的境界一致: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一庵摩罗果。那是一种修证境界了。

南昌职业大学(大宇学院)创办人是章跃进,乃汉代南昌城捐地建城者章文后裔。大宇学院第一任院长、第一任党委书记叫陈国华,原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长。其任上,学校最早是江西大宇工商学院,后更名江西大宇专修学院。第二任院长叫李相夫,原为华东交大党委书记,他到任后,于2003年使大宇学院由原来纯自考升格为统招专科学院,学院更名为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大宇学院第二任党委书记叫李以镔,原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院长,是首批由教育厅派来的党委书记,2011年7月离任前2个月,大宇学院更名为南昌职业学院。也就是说,在李相夫与李以镔的带领下,大宇学院发展成了带有国办成份的高校,一个使学院有了职业二字,一个使学院有了南昌二字。并为8年后,学院更名为南昌职业大学打下了基础。李中有子,五行属水,李有水生木之象。灌中有艹,主木,也是水生木。而陈中有东,东的繁体字为木中有日,日为火,乃木生火之象。豫章,南昌都有日,所以,从五行相生之理,豫章城首任筑城者为陈婴,第二任为灌婴。

陈婴建诸侯国淮南国之城与陈国华领导私立大宇学院相似;灌婴建国家加强管控下的长沙侯国豫章郡的南昌城与李相夫、李以镔奠定国办内涵的南昌职业学院相似。而前面提到的“平叛结束不久,灌婴便离开了,工程暂由章文负责”,这与2003年大宇学院李相夫使学院申报成功统招专科后,次年即由章跃进接任院长直到2008年相似。罗珠完成筑城,与2018年,周金堂校长任上,南昌职业学院升格为职业本科高校,次年更名南昌职业大学相似。罗有包罗之意,周也有包罗之象。珠与金堂都有王字,都有光明之象。南昌职业大学,全息反映当年南昌城筑城时的情况,可谓历史的回响。

当然,大家大可不必太认真,谈玄说妙,仅为谈资,使人轻松一下而已。一切事相俱如空花水月,都是枝末。我们应该象王阳明一样去修心才是正道,才抓住了根本。

 

地位差异也是后人更重视灌婴的原因

陈婴由于其项羽降将身份,虽然也封了一个堂邑侯,但不能与灌婴相比。陈婴原为楚义帝的上柱国,汉五年(公元前202年),项羽败亡,陈婴归顺汉朝。当时有一个叫壮息的人占据着豫章郡、浙江(今钱塘江)一带并自立为王、定都浙,最后被陈婴平定。于是汉高帝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公元前201年2月13日),刘邦封陈婴为堂邑侯,堂邑侯封地仅六百户,因为陈婴后来做楚元王丞相的关系,曾加到一千八百户,排行第八十六位。灌婴则是长期追随刘邦的开国大将,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灌婴就参加刘邦军队,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受封颍阴侯,食邑2500户。吕后死后,因与周勃等拥立文帝有功,升为太尉。孝文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灌婴继周勃为相。所以,这也是后人更重视灌婴的原因之一。

 

 

汉代南昌城之前南昌已有城填建设

还有一个问题,汉代南昌城之前,南昌有无城池。我的回答是:有。据南昌地方史记载,孔子有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南来友教,弟子三百。所在之地即南昌,还到过进贤。那么,当时南昌属吴还是属楚。我的答案是属楚。南昌在伍子胥时,还是楚吴相争之地,必有城池。伍子胥曾于梅岭紫清山驻兵三百,伍子胥于公元前484年前被吴王夫差赐剑自杀,紫清山驻兵亦为楚所灭。后来,楚吴边界到了进贤栖贤山前的河流,这里因而叫吴头楚尾。战国初,尚为越国与楚国的交界线,故又名越溪。现为南昌进贤、上饶余干、抚州东乡交界地。

子羽生于512 年(一说前502年),约四十岁(前472年)左右到南昌。此时南昌属楚。所以,子羽友教楚大夫而非吴越大夫是正确的。依照南昌的地理位置和条件,楚国乃至其之前的历代王朝,必然于南昌建城,而其历史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

但安义县樟灵岗一带发现了大量四千年至一万年前的石器,艾溪湖也发现了至少六千年前的石器,可见南昌一带历史之悠久。南昌地区曾发现的齐城冈遗址、台山咀遗址、斗门山遗址、寨子峡遗址、赤家垅遗址等众多商周时代遗址,证明在3000多年前,现今的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新建区、经开区、高新区、安义县、进贤县就已经有居民生活。秦代广修驰道,南征北越时,修筑从咸阳经南昌直达岭南的驰道,沟通中国南北的联系。湖南龙山里耶秦简,编号为8-1164的竹简上出现“南昌”二字。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有关“南昌”确切名称的考古实物资料,比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刻有“南昌”二字的青铜豆形灯早了100多年。据邵百鸣考证,除“南昌”简,不少史书也记载南昌之名始于秦代。如范涞《明万历南昌府志》,是目前所存最早由官方刊印的南昌地方志,也是目前所见最早记载南昌之名始于秦代的史书。其《卷二·州县沿革概述》载:“南昌县,自秦汉置郡县以来,已定厥名,在秦为九江郡,汉属豫章郡。”所以,汉代城筑之前,楚秦乃至之前的吴国必曾于此构筑城池。当然,那时的城池应该比汉代南昌城更为简陋。所以,汉代筑南昌城也是阶段性的成果,首次为历史明文记载而已。2022年7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