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觉经》之辩音菩萨章:圆修三种自性

(2022-04-08 10:10:38)
标签:

杂谈

分类: 经典论义

三种自性,就是自性的三个角度:自性之体,自性之用,体用合一。

修行应从这三方位齐修,不可偏:色界和无色界、二乘人偏于修体,很多菩萨偏于修用——发愿入六道起妙用,禅宗偏于当下体用合一而任运。

自性这三方面的特点没悟透,是无法成就佛果的。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问佛陀:

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悟了圆觉自性本心后,要怎么渐次而修习?

 

 

佛陀答: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修行之初,如果悟了一切本圆本觉本清净,就发现一切本无修和无有修行之人。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因为未彻悟彻觉,故佛法之修可分为25种。

 1/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唯独喜欢安静,契合安静之本体,而激发静力对付烦恼念头。

 2/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唯独观照一切如幻,起妙用妙行。当然,此妙行是来自契合寂灭之体,是离不开契合安静之体而产生的智慧。

 3/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不理会眼前的梦幻之事,不执取一切现象作用;唯独以智慧断除不停出现的妄念、烦恼和挫折等;当真正做到无希惧无散乱、无烦恼而清净时,当妄心彻底歇下时,就能彻证宇宙的实相。

4/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5/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契合安静之本体,因定发慧,有了智慧,证得本性,安住于本性中,彻证无生无死。

 ……

6/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悟了本圆本觉后,自性之智慧就得于开启。从此,应圆合眼前的一切,应于当下契合圆觉自性,应从三个角度齐修自性,让自性永远清净随顺随缘。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如果还不清楚怎修,不知自性哪方面欠缺较多,可以求佛加持指示。

修行,应生生世世发愿勤修,应围绕自性三个方面去体悟。要圆满自性,是应长久行持,这不是一世几世就能做到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修行应先悟无碍无修之自应,它本来清净,此悟应依禅定而产生。禅定,不是专指四禅八定,不是专指打坐,而是指佛法之大定;佛法之定,唯有一种:外不乱内不着相,对一切无住无欲无求无乱。

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

三法渐次修,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奢摩他,相当于修止修定,安静独处;三摩提,相当于修观修慧,广学经典多闻多思开智慧;禅那,相当于禅宗修“即心即佛”、道在眼前当下而任运契合之。围绕这三方面修,可以组合成25种修法。过去当下未来欲成就佛果的,都是围绕自性的这三个特点渐次而修。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当然也有一种顿悟者,不随顺此法而成就的。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依此法而修,才会获得佛的大悲力加持,才能不走偏道而证得涅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