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离婚了,孩子我不想管了

标签:
英淇律所抚养权孩子抚养权抚养权纠纷离婚纠纷 |
分类: 婚姻家庭 |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中国首部家庭教育领域的专门立法。
这个法律是做什么的?
咱们来看个案例:张红和赵明离婚后,孩子跟着母亲张红,但是,赵明几个月都没有给张红抚养费,也从来没有去探望过孩子。张红无奈将赵明诉上了法院。
如果是去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没有出台的话,一般法院会判决赵明执行离婚协议,按约定支付给张红抚养费。如果赵明还不执行,那么张红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今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了,法院可以向赵明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赵明学习家庭教育课程,主动支付抚养费,主动探望孩子,承担起父亲的职责。
并不是离婚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就能逃避了。
《家庭教育促进法》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
同时,我国《民法典》中也有相关法律条款: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未成年保护法》1991年就通过了,里面也明确写着: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以上涉及到的是未成年的成长和教育,而另一方未成年的财产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在大家的固定思维里,未成年哪里有财产,有也是需要监护人帮忙管理的。
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由监护人代管是合法的,但是,监护人不得私自处理、占有未成年人的财产。
《民法典》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比如,父母离婚时,只能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对于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是无权进行分割的。也就是说,如果是子女名下的房产,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房屋的真实权属和房产证上登记状况不一致的话,房产证上登记的所有权人即视为房屋的所有人,那么该房产也就不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离婚时,不涉及分割。
当然,作为父母也不能在未告知未成年子女的情况下,私自拿着子女名下房产的房本将房屋进行买卖交易。
未成年只是没有成年,但是,同样拥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作为家长不能偷懒也不能越界,传统观念里的“这是我的家事”也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了过去,家长做好自己的职责,是对子女负责,也是对法律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