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950】简解《伤寒论》之二六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总结之三》

2025-09-23 10:44:03

8】关于“太阳里证”。《伤寒论》在讲述太阳病的时候,除了讲述了太阳表证外,还重点解释了太阳里证的概念。《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分为太阳表证和太阳里证。太阳表证包括太阳中风表虚证和太阳伤寒表实证。太阳里证主要指的是太阳病因延治或误治导致的病邪由表入里后,影响到膀胱或下焦气血运行而形成的证候。包括蓄水证和蓄血证两大类。主要表现是:膀胱气化不利或热与血结。第一,关于“蓄水证”。蓄水证的形成与太阳表邪未解、循经入腑密切相关。‌‌其病机是,当太阳邪热没有从表解除转而传入膀胱腑的时候,就会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形成太阳经腑同病 。此过程既包含了太阳经表证未愈,又涉及到了膀胱腑气化失司的病理状态,属于太阳经腑同病。其结果就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聚。典型症状是:小便不利、少腹满、很渴、想喝水、但喝水后就吐。治疗蓄水证的代表方剂是,五苓散系列,包括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等药物组成的方剂。第二,关于“‌蓄血证”‌。蓄血证的形成与太阳表邪未解、循经入腑密切相关。其病机是,外感热病,病邪入里,热邪与瘀血结于下焦所致,外邪由表入里,热邪与血结于下焦。典型症状有:少腹硬满、如狂或发狂、小便顺畅。治疗蓄血证的代表方剂是,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等系列。总之,无论是蓄水证还是蓄血证,都是因为太阳外感病没有治愈而出现的变证。蓄水证是因为太阳病没有治愈,外感风寒湿邪循经进入到体内直接影响到了膀胱。所以出现了小便不利的典型症候。蓄血证是因为太阳病没有缓解,热邪进入血分,瘀血阻滞脉络,直接影响了气血运行,甚者会出现神志迷惑的症候。蓄水证和蓄血证症状的最重要区别是:蓄水证因为水湿妨碍气化功能而出现了‌小便不利的症候‌。蓄血证因为瘀血没有影响到膀胱的气化功能所以‌小便反而正常。正因为此,蓄水证表现为少腹‌胀满‌,按之柔软,没有固定压痛点‌。蓄血证表现为少腹‌硬满‌,疼痛拒按,位置固定。蓄水证主要以“水”为主,比如‌口渴但饮水不适‌、浮肿。蓄血证严重时可见‌如狂、发狂‌等神志异常。2025.9.2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