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836】简解《伤寒论》之一五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小建中汤方”之四十一》
2025-05-17 12:10:03
【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1)“小建中汤方”的药物和剂量是:去皮的桂枝三两。火炙的甘草二两。破开的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切成片的生姜三两。饴糖一升。(2)上面这六味药需要用七升水。当煮至剩下三升水的时候,去掉药渣。再把饴糖加进去继续用微火慢慢融化。每次温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容易呕吐的病人不能服用建中汤。这是因为饴糖太甜的缘故。【3】对本方剂的简单解释。“小建中汤方”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之一。在《方剂学》中属于“温里剂”,即以温里助阳、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散寒通脉为主要功效的方剂。属于中医理论“八法”中的“温法”。“小建中汤”主要针对的病证是:中焦虚寒、气血两虚。是桂枝汤加倍芍药并加饴糖组成的方剂。桂枝汤原方是“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小建中汤方”是“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4】通常的情况是,体内虚寒的人患有感冒以后就应该先想到“小建中汤”这个方子。中医界有句著名的话是:“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这是中医治疗外感病的核心原则之一,体现了对体质差异与治疗方法的深刻把握和辨证施治。2025.5.17
薰医草【4836】简解《伤寒论》之一五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小建中汤方”之四十一》
【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1)“小建中汤方”的药物和剂量是:去皮的桂枝三两。火炙的甘草二两。破开的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切成片的生姜三两。饴糖一升。(2)上面这六味药需要用七升水。当煮至剩下三升水的时候,去掉药渣。再把饴糖加进去继续用微火慢慢融化。每次温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容易呕吐的病人不能服用建中汤。这是因为饴糖太甜的缘故。【3】对本方剂的简单解释。“小建中汤方”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之一。在《方剂学》中属于“温里剂”,即以温里助阳、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散寒通脉为主要功效的方剂。属于中医理论“八法”中的“温法”。“小建中汤”主要针对的病证是:中焦虚寒、气血两虚。是桂枝汤加倍芍药并加饴糖组成的方剂。桂枝汤原方是“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小建中汤方”是“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4】通常的情况是,体内虚寒的人患有感冒以后就应该先想到“小建中汤”这个方子。中医界有句著名的话是:“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这是中医治疗外感病的核心原则之一,体现了对体质差异与治疗方法的深刻把握和辨证施治。202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