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730】简解《伤寒论》之四十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三十》

2025-02-24 10:21:37

【1】原文“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第三十条)【2】这一段话是一段说明,意思是:(1)有人问到,病人看起来像“阳旦证”即“桂枝汤证”,但是按此证法则服用了桂枝汤以后病情反而有所加重,出现了四肢厥冷、咽部发干、小腿肌肉拘挛、喃喃自语等症状。不过有老师听了以后说道,这类病人到了半夜就会出现转机,手足开始转温、双腿双脚也会伸直自如。后来的结果果然像老师说的那样。这是为什么呢?(2)问者的老师听后解释道,第一,病人的寸口脉浮而大。这说明,浮脉表示有风邪、大脉表示的是虚,即正气不足。有风邪就会出现低烧、正气不足、阴液不足就会引起小腿挛急。第二,病人的症状看起来的确像是桂枝汤证。但是,由于在治疗的时候加了附子,又增加了桂枝的用量。因为附子有温经的功效,所以,服用了这样配伍的桂枝加附子汤以后,就会出现出汗太多的“亡阳”即阳气衰竭的现象。这属于是误治。第三,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病人便会出现四肢厥冷、咽部发干、心情烦躁、大便秘结、胡言乱语等症状。此时就要更改服用甘草干姜汤。甘草的甘味加上生姜的辛味有助于阳气的恢复。所以,服用完甘草干姜汤以后,半夜阳气就会有所缓和,双脚也就会有了温热的感觉。第四,因为阴液还没有完全恢复,筋脉仍有些许失养,所以小腿还是有点拘急。此时就再服用芍药甘草汤。其中,芍药性酸养阴,甘草甘平益津,酸甘化阴,能濡养筋脉。所以,服完此汤药后,小腿就会恢复伸展。第五,对于阳明燥热、大便秘结的症状,可用承气汤,以使得大便略有溏泻,从而减轻胡言乱语的症状。总之,经过上面一系列的对症治疗,病情就可以痊愈了。【3】本条文是《伤寒论》里面很特殊的一段内容。主要是通过对一个误诊病例的分析,讲述了如何辩证施治的全过程。2025.2.24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