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716】简解《伤寒论》之二十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二十三》
2025-02-19 10:00:45
【1】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第二十三条)【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1)病人得了太阳病八九天以后还不见好转,症状就像疟疾,表现为发烧和怕冷,其中,发烧的情况较重,怕冷的情况稍轻。病人没有呕吐的现象,大小便正常。这种冷热相间的状况一天会发生两三次。(2)如果病人的脉象微弱且缓慢,说明病情有好转的迹象。(3)如果病人的脉象微弱但是仍然怕冷,则说明病人表里皆虚。这个时候就决不能再用汗法、下法和吐法。(4)如果病人的面色潮红热色,则说明病情尚未减轻。因为只是微微出汗,也就是汗出不彻,所以便会出现身体发痒的症状。这个时候就应该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方”。【3】对本段的简单解释。这一段主要讲的是,病人得了太阳病八九天了仍然不见好转,而且还有冷热交替的疟疾症状。关键是出汗不彻底。有微汗出说明是“桂枝汤证”,但汗出的不彻底说明是“麻黄汤证”。所以,张仲景根据本条文的特点指导医者遇到这类病人的时候,就应该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合方。2025.2.19
薰医草【4716】简解《伤寒论》之二十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二十三》
【1】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第二十三条)【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1)病人得了太阳病八九天以后还不见好转,症状就像疟疾,表现为发烧和怕冷,其中,发烧的情况较重,怕冷的情况稍轻。病人没有呕吐的现象,大小便正常。这种冷热相间的状况一天会发生两三次。(2)如果病人的脉象微弱且缓慢,说明病情有好转的迹象。(3)如果病人的脉象微弱但是仍然怕冷,则说明病人表里皆虚。这个时候就决不能再用汗法、下法和吐法。(4)如果病人的面色潮红热色,则说明病情尚未减轻。因为只是微微出汗,也就是汗出不彻,所以便会出现身体发痒的症状。这个时候就应该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方”。【3】对本段的简单解释。这一段主要讲的是,病人得了太阳病八九天了仍然不见好转,而且还有冷热交替的疟疾症状。关键是出汗不彻底。有微汗出说明是“桂枝汤证”,但汗出的不彻底说明是“麻黄汤证”。所以,张仲景根据本条文的特点指导医者遇到这类病人的时候,就应该使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合方。202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