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707】简解《伤寒论》之十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十六》
2025-02-16 12:03:32
【1】原文“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第十六条)【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1)病人患有“太阳病”三天,已经出了汗。如果误用“吐法”“下法”“温针”等方法,病情仍然没有好转,说明这种病就不好治愈,属于“坏病”。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服用“桂枝汤”。此时,应该观察病人的脉象和症状,了解一下在什么方面出现了误诊,然后确定治病法则。(2)桂枝本来是一味解散肌表邪气的药物,如果病人是一种浮紧的脉象,而且伴有发烧、不出汗的症状,就不能使用桂枝汤。医者一定要记住这个道理,千万不能误用桂枝汤。【3】对本段的简单解释。本条文应该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主要讲的是太阳病出汗以后却采用了吐法、下法、和温针的错误做法,导致病情愈发严重。第二段主要讲的是桂枝汤的适应症。对于发烧却没有汗的病人,一定不能使用桂枝汤。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太阴病伤寒无汗”的病人,万不可使用桂枝汤。【4】本条文出现了张仲景提出了诊治疾病的“十二字方针”,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2025.2.16
薰医草【4707】简解《伤寒论》之十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十六》
【1】原文“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第十六条)【2】这一段话的意思是:(1)病人患有“太阳病”三天,已经出了汗。如果误用“吐法”“下法”“温针”等方法,病情仍然没有好转,说明这种病就不好治愈,属于“坏病”。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服用“桂枝汤”。此时,应该观察病人的脉象和症状,了解一下在什么方面出现了误诊,然后确定治病法则。(2)桂枝本来是一味解散肌表邪气的药物,如果病人是一种浮紧的脉象,而且伴有发烧、不出汗的症状,就不能使用桂枝汤。医者一定要记住这个道理,千万不能误用桂枝汤。【3】对本段的简单解释。本条文应该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主要讲的是太阳病出汗以后却采用了吐法、下法、和温针的错误做法,导致病情愈发严重。第二段主要讲的是桂枝汤的适应症。对于发烧却没有汗的病人,一定不能使用桂枝汤。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太阴病伤寒无汗”的病人,万不可使用桂枝汤。【4】本条文出现了张仲景提出了诊治疾病的“十二字方针”,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202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