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二二二《道德经·第七十章》(3)

2024-10-28 15:23:09

7】从通篇文章来看,该文的文风与口吻和第二十章很是相似,都是感慨良多、万般无奈的文章。第二十章的原文是:“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一段话的意思是:(1)大家都高高兴兴兴高采烈,就好像去参加盛大的宴会,也好像是春天去登高远眺。只有我淡然处之,我对此表现不出任何兴趣,就好像一个什么事儿也不懂的婴儿一样。我觉得我真是很无奈,真的是无处可去了。(2)别人都显得富足有余,只有我像是被社会遗弃了一样穷困潦倒。说明我真是一个笨人,懵懵懂懂的什么也不明白。(3)世人表现出来的都是那样的聪明,只有我混混沌沌不谙世事。世人表现出来的是那样的机智,只有我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4)众人活的都那么有出息,只有我顽固不化无所事事。(5)我之所以追求的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就是因为我重视的是天下万物生存的根本,得到了真正的“道”。总之,老子在第二十章主要阐明的是普通人和“得道之人”的本质差别。普通人是用世俗的态度看重的是热闹、钱财、智巧、机会、实用,“得道之人”则是用“难得糊涂”的态度追求的是事物的本源。老子用他那一贯的愤世嫉俗的思辨哲学倡导的还是一种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淡漠宁静的生活作风、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与世无争的处世哲学。【8】老子这种情绪的渲染在《道德经》中很难见到。不过通过对两篇经文的对比,不难发现:从第二十章中看到的是老子形单影只的孤独,而从本章中看到的则是老子惘然若失的无奈。这都说明了老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主张“道”、提倡“道”的说法和做法确实是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并效仿的。老子自己觉得他讲的道理非常通俗,简单易行,可绝大部分人却觉得难以理解不可思议。这只能说是老子的思想和老子所说的“道”真的太过高深莫测而真的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效仿了。【9】《道德经》第七十章的经典名句是:“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2024.10.28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