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二一八《道德经·第六十九章》(2)

2024-10-27 13:53:32

3】本章是老子讲和“兵法”有关的一篇文章。本章先介绍了古人兵法中的一种思路,这就是“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句话的意思,从大的方面讲是,在战略上我不会主动去发动战争,而只会应对战争。从小的方面讲是,在战术上我不会主动进攻,而只会采取守势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其事。另外,在具体的战场上,我宁愿后退一尺,也不敢冒然前进一寸。这是古兵法的战略战术之一。【4】接下来的这段话是老子的用兵智慧,也就是关于以假乱真、不可捉摸、深不可测、虚虚实实等策略的具体化。比如,第一条,让敌人摸不透是布阵了还是没布阵、或者说是布阵了究竟布的什么阵。第二条,让敌人摸不透你振臂而呼的时候究竟有胳臂还是没有胳臂,就像一只“无影臂”一样。第三条,让敌人摸不透你在向哪里进攻以及去进攻什么。第四条,让敌人摸不透你手里面是不是持有武器以及持有的是什么武器。总之,就是让敌人摸不透你的心思和看不懂你的做法。这四个“无行,无臂,无敌,无兵”连同前面讲的“不敢进寸,而退尺”的内容,都说明了这是“知其雄,守其雌”的作战方略。【5】老子继续郑重的告诫道:打仗中最忌讳的也就是最大的祸害就是“轻敌”。即“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而且,老子又说道,轻敌不仅是打仗的祸害,而且还会因此而丧失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大法宝。这两句话从本质上讲,强调的是:轻敌就会违背“大道”。【6】最后,老子说:“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两军对垒交战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获胜的往往是积恨最深受压抑最重悲愤最强的那一方。这最后两段最直接的意思有两个,这就是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一个是“骄兵必败”、另一个是“哀兵必胜”。2024.10.27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