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四七《道德经·第四十七章》(3)
2024-10-02 16:34:10
【4】关于“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句话非常直接了当的说明:“圣人”可以做到不用亲身经历就能懂得其中的道理;不用亲眼目睹就会明白个中的奥秘;不用刻意而为就会获得最后的成功。其实,这句话讲的还是这样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指的是“圣人”,即只有“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另一个内容仍然指的是和“道”有关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圣人之所以不用亲身经历、不用亲眼目睹、不刻意所为就能感悟到、觉察到、并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从根本上讲就是圣人们“悟道”所致。【5】总之,本章主要讲了一个问题,这就是:(1)悟道的圣人因为做到了静心悟道、达到了悟道的境界,所以,他们就可以不出门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2)因为他们遵循的是“无为”的处世哲学而且不是刻意去做某些事情,所以,很多事情顺其自然、“不为而成”。【6】关于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也有类似的提法。《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中岐伯回答黄帝的提问时回答道:“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古老的《上经》是这样说的: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医学并能悟出“医道”的人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也只有这些人,才能把医道传播开来、把医学知识继承下去并把它们发扬光大。这才是知识可以代代相传下去的道理。这段话再一次说明了:我们的先哲们的智慧是相通的、对“道“的认识是一致而深刻的。【7】《道德经》第四十七章的经典名句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2024.10.2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四七《道德经·第四十七章》(3)
【4】关于“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句话非常直接了当的说明:“圣人”可以做到不用亲身经历就能懂得其中的道理;不用亲眼目睹就会明白个中的奥秘;不用刻意而为就会获得最后的成功。其实,这句话讲的还是这样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指的是“圣人”,即只有“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另一个内容仍然指的是和“道”有关的事。换句话说就是,圣人之所以不用亲身经历、不用亲眼目睹、不刻意所为就能感悟到、觉察到、并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从根本上讲就是圣人们“悟道”所致。【5】总之,本章主要讲了一个问题,这就是:(1)悟道的圣人因为做到了静心悟道、达到了悟道的境界,所以,他们就可以不出门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2)因为他们遵循的是“无为”的处世哲学而且不是刻意去做某些事情,所以,很多事情顺其自然、“不为而成”。【6】关于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也有类似的提法。《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中岐伯回答黄帝的提问时回答道:“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古老的《上经》是这样说的: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医学并能悟出“医道”的人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也只有这些人,才能把医道传播开来、把医学知识继承下去并把它们发扬光大。这才是知识可以代代相传下去的道理。这段话再一次说明了:我们的先哲们的智慧是相通的、对“道“的认识是一致而深刻的。【7】《道德经》第四十七章的经典名句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20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