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二二《道德经·第三十九章》(2)
2024-09-23 15:02:41
【3】对本章的简单说明。(1)本章主要说明的是“道”的作用。从天、地、神、谷、万物、侯王六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得道”以后和“失道”以后的结果。第一,“天得道”后就会清明;“失道”后就会破裂;第二,“地得道”后就会安宁;“失道”后就会塌废。第三,“神得道”后就会有灵性;“失道”后就不再显灵。第四,“河谷得道”后就会盈满;“失道”后就会枯竭。第五,“万物得道”后就会正常生长,“失道”后就会灭绝。第六,“侯王得道”后就会一统天下,“失道”后就会国破人亡。(2)老子同时解释说:天不能一直清明、地不能一直安宁、神不能一直显灵、河谷不能一直充盈、万物不能一直生成、侯王不能一直居高临下。“道”的原理是:如果天、地、神、谷、万物、侯王一直保持一种状态,迟早会走向其反面,即“物极必反”、“物壮则老”。(3)老子接着强调说:高贵应该尊重卑贱,高处正是建立在低下之上的。侯王应该做到自卑自谦,放低身段把自己看成是孤家、寡人、做不成什么事的人。这才是真正的高贵对卑贱尊重的具体表现。(3)最后,老子的结论是:真正的荣誉是用不着别人去赞誉,换句话说就是:做事做到极致而到了让别人无话可夸的程度。这样做人做事的方式应该是:不要老想着去争当华丽的美玉,而应该默默无闻去做坚硬的山石。2024.9.23
《道德经》学习心得之一二二《道德经·第三十九章》(2)
【3】对本章的简单说明。(1)本章主要说明的是“道”的作用。从天、地、神、谷、万物、侯王六个方面举例说明了“得道”以后和“失道”以后的结果。第一,“天得道”后就会清明;“失道”后就会破裂;第二,“地得道”后就会安宁;“失道”后就会塌废。第三,“神得道”后就会有灵性;“失道”后就不再显灵。第四,“河谷得道”后就会盈满;“失道”后就会枯竭。第五,“万物得道”后就会正常生长,“失道”后就会灭绝。第六,“侯王得道”后就会一统天下,“失道”后就会国破人亡。(2)老子同时解释说:天不能一直清明、地不能一直安宁、神不能一直显灵、河谷不能一直充盈、万物不能一直生成、侯王不能一直居高临下。“道”的原理是:如果天、地、神、谷、万物、侯王一直保持一种状态,迟早会走向其反面,即“物极必反”、“物壮则老”。(3)老子接着强调说:高贵应该尊重卑贱,高处正是建立在低下之上的。侯王应该做到自卑自谦,放低身段把自己看成是孤家、寡人、做不成什么事的人。这才是真正的高贵对卑贱尊重的具体表现。(3)最后,老子的结论是:真正的荣誉是用不着别人去赞誉,换句话说就是:做事做到极致而到了让别人无话可夸的程度。这样做人做事的方式应该是:不要老想着去争当华丽的美玉,而应该默默无闻去做坚硬的山石。202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