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294】关于《难经》的特点和贡献之二

2023-12-29 10:06:23

4】在《八难》中,提出了“肾间动气”这一重要中医理论概念。本难指出,两肾之间所藏之气为真气、又称生气之原,这就是命门之火。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后世的“命门学说”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5】在《十一难》中,提出“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的“呼与吸”的特质,这为后世医家对呼与吸的“肾为气之本,肺为气之标”的深刻认识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6】在《十六难》中,第一次提出并精准总结出了“脉证合参”的重要法则。

7】在《十八难》中,第一次确立了“三部九侯”的诊脉方法;并从五行的角度首次揭示出了寸关尺三部与脏腑、十二经脉之间的配属关系。

8】在《难经·经络·二十二难》中,指出:在气和血患病的次序上,先有气病再有血病。所以,先有的气分病叫“是动病”,后出现的血分病叫“所生病”。这是后世医家提出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理论依据和来源。

9】在《二十七难》《二十八难》《二十九难》中,第一次提出了“奇经八脉”的概念,并确立了“奇经八脉”的经脉体系。

2023.12.29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