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282】《难经》67~68难
2023-12-25 11:17:50
《六十七难》主要讨论的是关于五脏“募穴”和“腧穴”的问题。本难指出:第一,五脏的每一脏都有一个“募穴”,这些“募穴”均位于人体的胸腹部,它们是聚集人体经气的地方。五脏的募穴即“五脏募”的穴位分别指的是:肝经的“期门穴”、心经的“巨阙穴”、脾经的“章门穴”、肺经的“中府穴”、肾经的“京门穴”。第二,五脏的每一脏又都有一个“腧穴”,这些“腧穴”均位于人体的腰背部。把人体内部的五脏之气传递到体表部位是这些腧穴的主要功能。五脏的腧穴即“五脏腧”的穴位分别是:肝经为“肝腧穴”、心经为“心腧穴”、脾经为“脾腧穴”、肺经为“肺腧穴”、肾经为“肾腧穴”。总之,五脏有十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每一脏有两个。每一脏出现在胸腹部的穴位叫“募穴”;出现在脊背部的穴位叫“腧穴”。关于如何利用募穴和腧穴进行针刺治病的问题,在《黄帝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把其中的原则讲的十分清楚。
《六十八难》主要讨论的是关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五腧穴”中各个穴位所主治病症的问题。本难指出:“五腧穴”的作用分别是:井穴主治心胸下面痞闷胀满的病症。荥穴主治身体发热的病症。输穴主治身体发沉、关节疼痛的病症。经穴主治气喘咳嗽寒热往来的病症。合穴主治气逆、泄泻等病症。本难解答的“五腧穴”的特点在《黄帝内经》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有过论述。除此之外,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中,对“五腧穴”的针刺原则也进行了精确总结,这就是:“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中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详细说明。
2023.12.25
薰医草【4282】《难经》67~68难
《六十七难》主要讨论的是关于五脏“募穴”和“腧穴”的问题。本难指出:第一,五脏的每一脏都有一个“募穴”,这些“募穴”均位于人体的胸腹部,它们是聚集人体经气的地方。五脏的募穴即“五脏募”的穴位分别指的是:肝经的“期门穴”、心经的“巨阙穴”、脾经的“章门穴”、肺经的“中府穴”、肾经的“京门穴”。第二,五脏的每一脏又都有一个“腧穴”,这些“腧穴”均位于人体的腰背部。把人体内部的五脏之气传递到体表部位是这些腧穴的主要功能。五脏的腧穴即“五脏腧”的穴位分别是:肝经为“肝腧穴”、心经为“心腧穴”、脾经为“脾腧穴”、肺经为“肺腧穴”、肾经为“肾腧穴”。总之,五脏有十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每一脏有两个。每一脏出现在胸腹部的穴位叫“募穴”;出现在脊背部的穴位叫“腧穴”。关于如何利用募穴和腧穴进行针刺治病的问题,在《黄帝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把其中的原则讲的十分清楚。
《六十八难》主要讨论的是关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五腧穴”中各个穴位所主治病症的问题。本难指出:“五腧穴”的作用分别是:井穴主治心胸下面痞闷胀满的病症。荥穴主治身体发热的病症。输穴主治身体发沉、关节疼痛的病症。经穴主治气喘咳嗽寒热往来的病症。合穴主治气逆、泄泻等病症。本难解答的“五腧穴”的特点在《黄帝内经》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有过论述。除此之外,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中,对“五腧穴”的针刺原则也进行了精确总结,这就是:“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中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详细说明。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