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265】《十八难》

2023-12-19 10:12:46

薰医草【4265】《十八难》主要解答了三个问题。【1】第一,本难从五行的角度详细解释了“寸关尺”三部的经脉配属原则和理由。总的结论就是:属水的经脉在下面的尺部、属火的经脉在上面的寸部、属土的经脉在中间的关部。具体来说则是:从左手尺部的“水脏”开始,生到左手关部的“木脏”,再生到左手寸部的“火脏”,这样实现一个“水生木、木生火”的过程。之后,先从左手的寸部“君火火脏”转移到右手尺部的“相火火脏”;然后再生到右手关部的“土脏”,最后再升到右手寸部的“金脏”,这样实现一个“火生土、土生金”的过程。之后,从右手寸部的“金脏”再开始升到左手尺部的“水脏”,由此进入到下一个“金生水”的大循环。这就是著名的“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的“寸关尺”脉诊基本配属关系的来源和原理。第二。本难还解释了“结脉”“伏脉”“浮脉”“脉结伏”“脉浮结”“内有积聚”“外有痼疾”的概念和关系。由此明确指出了:有脉像但没有和脉象一致的疾病;或者有疾病但没有显示出对应的脉象,这些都属于“脉证不符”的“死证”。第三,本难在中医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该篇第一次揭示了“寸关尺”三部和五脏六腑经脉的配属关系,并解释了为什么这种关系是确诊脏腑疾病重要依据的原因。2】本难开篇即解释了什么是“三部九侯”。即“寸关尺”三部和每一部中的“浮中沉”三种取穴方法。统称为“三部九侯”。这和《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侯论篇第二十》中所述的“三部九侯”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指的是: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部位,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重要性继续划分成“天地人”三个部位或穴位,也统称为“三部九侯”。这是两个口径的“三部九侯”。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难经·十八难》讲的三部九侯是从“寸关尺”的角度讲的;《黄帝内经》讲的三部九侯则是从整个人体的角度讲的。【3】总之,本难在中医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该篇第一次揭示了“寸关尺”三部和五脏六腑经脉的配属关系,并解释了为什么这种关系是确诊脏腑疾病重要依据的原因。2023.12.19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