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248】关于《难经·刺法·七十八难》(续一)

2023-12-14 10:17:46

薰医草【4248】关于《难经·刺法·七十八难》(续一)

 对本段文字做一个说明。【1】本难主要讲了“补泻”的具体针法。总的原则是:慢慢向内推针,就是补气;慢慢浅提出针,就是泻气。这和《难经·七十二难》讲的“迎为泻法,随为补法”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表达不同。【2】本难所讲的关于针刺“补泻”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在《黄帝内经》中多有评论。比如,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就指出:“右手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右手进针、左手夹持住针体以防止倾斜和弯曲。当针刺入人体并有了“得气”的感觉之后,便可以出针了。3】在《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中,就指出:“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这一段的意思是:黄帝问:对于神的不足和有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补法和泻法呢?岐伯回答说:对于“神有余”的疾病,可以用泻法去针刺小的络脉,让其出血。但是不要深刺、也不要把针孔开大。只要不去针刺大的经络,神气自然就会平复下来。对于“神不足”的疾病,应该看一下经络在什么地方有虚的现象。找到“虚”的地方以后,先通过按摩的方法把气血引导过来以充实于脉虚的地方;然后再通过针刺的方法,使脉络中的气血通畅起来。这个时候要注意,一是不要针刺的出了血、而是不要泄了气。目的只是为了让经络畅通。只要经络疏通了,神气就可以平复下来了。2023.12.14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