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草【4246】关于《难经·刺法·七十七难》(续)
2023-12-13 09:51:43
医草【4246】关于《难经·刺法·七十七难》(续)
对本段文字做一个说明。【1】本难主要讲了“治未病”和“治已病”的问题。本思想是《黄帝内经》和《难经》中的核心思想之一。【2】“治未病”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有几篇文章中都有提及。比如,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就明确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中,讲到针刺问题的时候也说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在《灵枢·逆顺第五十五》中,原文是:“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伯高说:上工,即高明的医生,首先针刺的对象是那些还没有生病的人。其次,针刺的对象是那些有病但还没有发作起来的人。再其次,针刺的对象是那些病势已经趋缓的人。下工,即技术不高的医生,他们对于“方袭者”即症状叠加很多的病人也去针刺;对于病势很重的病人也去针刺;对于病象和脉象不相符的病人还去针刺。其实,在病情严重的时候,是不能进行针刺的,否则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当在病势已经有所衰退的时候再去进行针刺的话,那就一定会大功告成的。因此说:高明的医生,所做的工作是让那些还没有得病的人去进行预防,而不是等病来了以后再去医治病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完】(本难大约100字左右)2023.12.13
医草【4246】关于《难经·刺法·七十七难》(续)
医草【4246】关于《难经·刺法·七十七难》(续)
对本段文字做一个说明。【1】本难主要讲了“治未病”和“治已病”的问题。本思想是《黄帝内经》和《难经》中的核心思想之一。【2】“治未病”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有几篇文章中都有提及。比如,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就明确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中,讲到针刺问题的时候也说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在《灵枢·逆顺第五十五》中,原文是:“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伯高说:上工,即高明的医生,首先针刺的对象是那些还没有生病的人。其次,针刺的对象是那些有病但还没有发作起来的人。再其次,针刺的对象是那些病势已经趋缓的人。下工,即技术不高的医生,他们对于“方袭者”即症状叠加很多的病人也去针刺;对于病势很重的病人也去针刺;对于病象和脉象不相符的病人还去针刺。其实,在病情严重的时候,是不能进行针刺的,否则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当在病势已经有所衰退的时候再去进行针刺的话,那就一定会大功告成的。因此说:高明的医生,所做的工作是让那些还没有得病的人去进行预防,而不是等病来了以后再去医治病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完】(本难大约100字左右)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