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239】关于《难经·刺法·七十四难》(续)

2023-12-12 10:17:49

薰医草【4239】关于《难经·刺法·七十四难》(续)

 对本段文字做一个说明。【1】本难主要是对为什么“春刺井穴,夏刺荥穴,季夏刺输穴,秋刺经穴,冬刺合穴”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2】本难主要从“五腧穴”的角度并结合“五行”、“四季”的关系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说明。简单来说,本难认为:春季易生肝病;夏季易生心病;季夏易生脾病;秋季易生肺病;冬季易生肾病。【3】本难还指出,五脏的任何一脏患病,均有五种不同的表现。这就是:色、臭、味、声、液。【4】本难所讲的不同季节针刺不同穴位的内容,在《黄帝内经》的《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中也有论述。《内经》的原文是:“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岐伯曰: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黄帝曰:诸原安和,以致六输。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这一段话的意思是,黄帝继续问道:那上面讲的这些内容又是怎么样和“五腧穴”联系在一起进行针刺的呢?岐伯回答说:如果强调的是五脏和冬季的对应,那么,在冬天的时候,就要针刺“井穴”。如果强调的是五色和春季的对应,那么,在春天的时候,就要针刺“荥穴”。如果强调的是五时和夏季的对应,那么,在夏天的时候,就要针刺“腧穴”。如果强调的是五音和季夏的对应,那么,在长夏的时候,就要针刺“经穴”。如果强调的是五味和秋季的对应,那么,在秋天的时候,就要针刺“合穴”。这就是所谓的五脏之五变。在这五种变化的情况下,分别对应于“井荥输经合”这五个不同的经穴穴位去进行针刺。....。《内经》的这一段主要解释的是五脏及其五种变化对五腧穴选择的要求,这和本难所讲的五季恒定针刺五腧穴是不一样的。【完】(本难大约190字左右)2023.12.10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