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186】关于《难经·病证·五十七难》
2023-11-18 16:38:00
薰医草【4186】关于《难经·病证·五十七难》
【1】原文:“五十七难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2】先对这一段文字做一个简要的解释。(1)第五十七问:“泄证”有几种?它们的叫法是不是不一样呢?(2)答:是的。通常来说,“泄证”分为五种,它们的称谓是不一样的。这五种“泄证”分别是: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和大瘕泄,其中,“大瘕泄”又叫做“后重”。下面分别解释一下。第一,胃泄,其特征是吃了以后不消化、大便的颜色为黄色。第二,脾泄,其特征是腹部胀满、泄泻如注、一吃就吐。第三,大肠泄,其特征是进食以后就迫不及待的有便感、大便的颜色为白色、还伴有肠鸣腹部彻痛的症状。第四,小肠泄,其特征是小便时控制不住的夹杂有大便脓血、小腹部疼痛的症状。第五,大瘕泄,其特征是里急后重,也就是一直有大便的感觉但真正排便时又出现排便不畅的症状。此时的会阴部位也会受到牵连而隐隐作痛。以上就是辨别“五泄证”的基本法则。2023.11.19
薰医草【4186】关于《难经·病证·五十七难》
薰医草【4186】关于《难经·病证·五十七难》
【1】原文:“五十七难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2】先对这一段文字做一个简要的解释。(1)第五十七问:“泄证”有几种?它们的叫法是不是不一样呢?(2)答:是的。通常来说,“泄证”分为五种,它们的称谓是不一样的。这五种“泄证”分别是: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和大瘕泄,其中,“大瘕泄”又叫做“后重”。下面分别解释一下。第一,胃泄,其特征是吃了以后不消化、大便的颜色为黄色。第二,脾泄,其特征是腹部胀满、泄泻如注、一吃就吐。第三,大肠泄,其特征是进食以后就迫不及待的有便感、大便的颜色为白色、还伴有肠鸣腹部彻痛的症状。第四,小肠泄,其特征是小便时控制不住的夹杂有大便脓血、小腹部疼痛的症状。第五,大瘕泄,其特征是里急后重,也就是一直有大便的感觉但真正排便时又出现排便不畅的症状。此时的会阴部位也会受到牵连而隐隐作痛。以上就是辨别“五泄证”的基本法则。202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