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184】关于《难经·病证·五十六难》(续一)

2023-11-17 12:16:18

薰医草【4184】关于《难经·病证·五十六难》(续一)

 对本段文字做一个说明。【1】本难主要讨论了五脏的“积病”问题。本难说明,每一脏会因为邪气聚积在一起而引发疾病。各脏因为病因、病症、病传方式不同,而被命名为不同的称谓。其中:肝积叫“肥气”;心积叫“伏梁”;脾积叫“痞气”;肺积叫“息贲”;肾积叫“贲豚”。【2】本难所讲的“五脏之积”的规律是:某一脏“之积”发病的时间往往出现在本脏“所克之季节”。比如,肝之积病就常常发生在季夏;心之积病就常常发生在秋季;脾之积病就常常发生在冬季;肺之积病就常常发生在春季;肾之积病就常常发生在夏季。【3】这个规律的原理是:某一脏首先被“克我之脏”的病邪传递过来,本脏又传向“我克之脏”。当遇到“我克之脏”的经气旺盛的季节,邪气就会遇阻而把邪气退回到本脏;本脏的邪气又想把这些邪气退回给“克我之脏”,但“克我之脏”并不接纳,这种情况下,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邪气便只能堆积在本脏自己身上。这个时候的季节就是“我克之脏”的经气最旺盛、抵御能力最强的季节,也就是“本脏所克之季节”。比如,肺先把邪气传给肝、肝想把邪气传给脾,这个时候正好是季夏,脾气旺盛,所以脾气就把肝邪之气抵挡回肝脏。这个时候,一方面是肺邪的传入、另一方面是脾气的抵抗,这样,前后夹击的邪气就都堆积在了肝脏,肝脏因此而发病。因为这个时候是脾气旺盛的季夏,所以往往在这个季节出现“肝积”便是这个道理。【4】其他四脏之积形成的原理也是如此。2023.11.18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