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114】关于《难经·藏象·三十一难》(续一)
2023-10-22 10:51:00
薰医草【4114】关于《难经·藏象·三十一难》(续一)
对本段文字做一个说明。【1】本难主要讨论的是“三焦”的问题。本难详细解释了三焦的概念、部位、所患疾病以后的治法。本难认为,“三焦”按照部位和功能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在心胸附近,负责对食物的接纳;中焦在胃脘附近,负责对食物的消化;下焦在膀胱附近,负责对食物的排泄。【2】本难明确指出,三焦会合在一起的气是“气府”,称之为“气街”。【3】本难在《难经》中第一次非常明确的提出了“三焦”的概念,并且明确指出了三焦的功能及其重要性,这就是“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本难既强调了三焦具有“水谷吸纳、消化、和排泄”的重要功能,又说明了三焦是人体之气运行的重要通道。【4】本难所讲的“三焦”散见在《黄帝内经》的很多章节中,但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中《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这一篇文章。在《营卫生会》中的原文是:“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2023.10.22
薰医草【4114】关于《难经·藏象·三十一难》(续一)
薰医草【4114】关于《难经·藏象·三十一难》(续一)
对本段文字做一个说明。【1】本难主要讨论的是“三焦”的问题。本难详细解释了三焦的概念、部位、所患疾病以后的治法。本难认为,“三焦”按照部位和功能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在心胸附近,负责对食物的接纳;中焦在胃脘附近,负责对食物的消化;下焦在膀胱附近,负责对食物的排泄。【2】本难明确指出,三焦会合在一起的气是“气府”,称之为“气街”。【3】本难在《难经》中第一次非常明确的提出了“三焦”的概念,并且明确指出了三焦的功能及其重要性,这就是“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本难既强调了三焦具有“水谷吸纳、消化、和排泄”的重要功能,又说明了三焦是人体之气运行的重要通道。【4】本难所讲的“三焦”散见在《黄帝内经》的很多章节中,但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中《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这一篇文章。在《营卫生会》中的原文是:“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