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4005】说一下究竟什么是“长夏”(二)
2023-07-28 15:15:25
薰医草【4005】说一下究竟什么是“长夏”(二)
【4】这样,一年“四季”就被人为地划分成了“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这样划分的结果,使得中国“五文化”的理论就显的就更加丰满了。比如在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东南中西北等等方面,在“中间”就有了和土、脾、中相对应的“季节”了,这个季节就是“长夏”。如此,“土、脾、中、长夏”…等等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5】当把“长夏”这个概念引入进来以后,很多概念就好理解和解释了。比如,从庄稼的生长周期来看,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庄稼一年的全部过程是“生、长、化、收、藏”五个阶段.同样,从人的一生来看,也有这样五个阶段,叫做“生、长、壮、老、已”,即:出生、成长、壮盛、衰老、死亡
……。【6】“脾主长夏”这是中医最常用的术语之一,也是《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在长夏这个潮湿的时间段,五脏中最容易受伤的就是“脾”。又因为“脾主运化”,所以当气候太过潮湿、脾脏湿气太重的时候,脾就运化不动了。结果就是,人们吃进去的食物不好消化,严重的时候便会引起“胃肠型感冒”。遇到这样的感冒,最常用的药物就是“藿香正气水”,其目的和作用是“健脾利湿”。【7】中医中关于“长夏”的论述有两种理论体系,一种理论体系就如刚才所说:长夏指的是夏季的“延长季”,也就是“夏至--处暑”这一段时间。另外一种理论体系是把“长夏”仅仅作为一个概念来提及的。这个体系的逻辑是:把春夏秋冬“四季”中每一季的“最后18天”单独地罗列出来,从而组合成了“四个18天共72天”。这个理论体系把这72天称之为“长夏”。2023.7.27
薰医草【4005】说一下究竟什么是“长夏”(二)
薰医草【4005】说一下究竟什么是“长夏”(二)
【4】这样,一年“四季”就被人为地划分成了“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这样划分的结果,使得中国“五文化”的理论就显的就更加丰满了。比如在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东南中西北等等方面,在“中间”就有了和土、脾、中相对应的“季节”了,这个季节就是“长夏”。如此,“土、脾、中、长夏”…等等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5】当把“长夏”这个概念引入进来以后,很多概念就好理解和解释了。比如,从庄稼的生长周期来看,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庄稼一年的全部过程是“生、长、化、收、藏”五个阶段.同样,从人的一生来看,也有这样五个阶段,叫做“生、长、壮、老、已”,即:出生、成长、壮盛、衰老、死亡 ……。【6】“脾主长夏”这是中医最常用的术语之一,也是《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在长夏这个潮湿的时间段,五脏中最容易受伤的就是“脾”。又因为“脾主运化”,所以当气候太过潮湿、脾脏湿气太重的时候,脾就运化不动了。结果就是,人们吃进去的食物不好消化,严重的时候便会引起“胃肠型感冒”。遇到这样的感冒,最常用的药物就是“藿香正气水”,其目的和作用是“健脾利湿”。【7】中医中关于“长夏”的论述有两种理论体系,一种理论体系就如刚才所说:长夏指的是夏季的“延长季”,也就是“夏至--处暑”这一段时间。另外一种理论体系是把“长夏”仅仅作为一个概念来提及的。这个体系的逻辑是:把春夏秋冬“四季”中每一季的“最后18天”单独地罗列出来,从而组合成了“四个18天共72天”。这个理论体系把这72天称之为“长夏”。202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