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980】说一下“入伏”时间的确定之四

2023-07-13 09:33:44

薰医草【3980】“入伏”为什么是7月而不是不是6月、为什么是11号而不是前几天或后几天?(四)【13再说一个问题。在十天干中,为什么独独选取“庚干”不是其他“干”呢?这就要说一下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十天干、十二地支、五行、阴阳的关系了。简单来说:(1)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此后白昼日渐缩短。这用中国古阴阳文化的眼光看,这一天被视为是“一阴生”,也就是说,阴的属性从这一天开始慢慢升起,而同时从这一天开始阳的属性逐渐衰弱。(2)十天干和五行的关系是这样的: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3)春夏长夏秋冬和五行的关系是这样的: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4)刚才说了,“庚”属于阳干,和金相配;金和秋天相配。不难发现,庚、金、秋之气其属性特征都是向下的肃杀之气。这也就是说,夏至“一阴生”本身就昭示着阳气的下降。所以,在夏至以后的十天干中,“庚”最能显示阳气渐降的这一特征。因此,古人也就选用了庚而没有、也不可能选取其他天干。【14】再说最后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叫“伏”、“伏天”、“入伏”,而不用其他的词汇?(1)“伏”这个字是由“人”和“犬”两部分组成。表示趴下、俯伏的意思。也有表示一只狗俯身趴在一个人的旁边,准备随时袭击、扑到他的意思。“伏”的引申含义就是潜藏和埋伏。(2)这样,从阴阳的角度讲,“伏”就表示阳气趴下、俯伏下去压迫阴气使阴气潜藏埋伏下来的意思。(3)在自然界,由于“阳气压迫阴气”这样的缘故,这个时候的气候特点就是气温很高、气压较低、湿度偏大、风速很小。这也就是“入伏”以后天气很热、很闷热的原因。我们的祖先把这一段“阳气压迫阴气”的时间叫做“伏天”。【15】总之,关于“入伏”,我们只记住老祖宗传给我们的两句话就行了:“夏至三庚数头伏”、“立秋首庚为末伏”。【完】2023.7.9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