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865】关于《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下)
2023-06-22 10:12:48
薰医草【3865】关于《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下)
【12】本篇第一次讲到了天干和地支的匹配推算问题。这就是:天干之气是从“甲”开始推算,地支之气是从“子”开始推算。这样,天干和地支便是从“甲子”开始合在一起进行的推算。一开始确立起来的这个“甲子年”,就叫“岁立”。后来的一切年份的推演,都始于“岁立”。【13】本篇对六气的性质和特点做了简要说明。(1)六气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去克制它气而成为“胜气”,又可以受到它气的克制而成为“复气”。(2)这种胜气和复气的更迭交替,就能够使六气运行正常并能使其生化功能发挥正常。(3)自然界万物的生成以至于最后的变化,都是因为气的盛衰变化所致。万事万物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相互依存互为倚伏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事物的成败互为倚伏,也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倚或伏”就会形成六气不停的的转化和运动,这种转化和运动就是“变”【14】本篇的结论是:(1)如果自然界没有了六气出和入的运动行为,那就谈不上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2)如果没有了升和降的交换行为,那也就谈不上生、长、化、收、藏得自然过程。【15】本篇的一句经典名言是:“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这段话的意思是:(1)探讨天气的时候,必须要研究作为“本”的六气。(2)探讨地气的时候,必须要研究作为“位”的六气。(3)探讨人气的时候,必须要研究“气交”的问题。【16】总之,本篇也是《黄帝内经》中讨论“五运六气”七篇大论中的一篇。本篇对五运六气中的有关内容又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说明。【17】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文2500字左右。【完】2023.6.14
薰医草【3865】关于《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下)
薰医草【3865】关于《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下)
【12】本篇第一次讲到了天干和地支的匹配推算问题。这就是:天干之气是从“甲”开始推算,地支之气是从“子”开始推算。这样,天干和地支便是从“甲子”开始合在一起进行的推算。一开始确立起来的这个“甲子年”,就叫“岁立”。后来的一切年份的推演,都始于“岁立”。【13】本篇对六气的性质和特点做了简要说明。(1)六气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去克制它气而成为“胜气”,又可以受到它气的克制而成为“复气”。(2)这种胜气和复气的更迭交替,就能够使六气运行正常并能使其生化功能发挥正常。(3)自然界万物的生成以至于最后的变化,都是因为气的盛衰变化所致。万事万物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相互依存互为倚伏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事物的成败互为倚伏,也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倚或伏”就会形成六气不停的的转化和运动,这种转化和运动就是“变”【14】本篇的结论是:(1)如果自然界没有了六气出和入的运动行为,那就谈不上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2)如果没有了升和降的交换行为,那也就谈不上生、长、化、收、藏得自然过程。【15】本篇的一句经典名言是:“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这段话的意思是:(1)探讨天气的时候,必须要研究作为“本”的六气。(2)探讨地气的时候,必须要研究作为“位”的六气。(3)探讨人气的时候,必须要研究“气交”的问题。【16】总之,本篇也是《黄帝内经》中讨论“五运六气”七篇大论中的一篇。本篇对五运六气中的有关内容又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说明。【17】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文2500字左右。【完】202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