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824】关于《疟论篇第三十五》(上)
2023-06-13 10:56:37
薰医草【3824】关于《疟论篇第三十五》(上)
【1】先看本篇的题目。本篇的题目叫“疟论”,“疟”就是“疟疾”,所以,本文是一篇“关于疟疾疾病讨论”的文章。本文是《黄帝内经》中关于“疟疾”讨论最全面的一篇文章,包括对疟疾的病因、病机、症状、证候、和治法等内容的讨论。【2】本章在《内经》中第一次详细讲述了疟疾的发病特点,这就是:一开始从皮肤毫毛处表现;随后出现伸懒腰、打哈欠等症状;再随后寒冷发抖、上下巴颏打颤;再随后腰部脊梁疼痛。等到这一波寒症过去之后,便开始出现全身发烧、头痛欲裂、口渴欲饮冷饮的症状。【3】本篇第一次揭示了疟疾的最基本原理,这就是:阴阳之气上下交替、里外更替而引发了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或先冷后热或先热后冷的病症。【4】疟疾最大的特点是发作很有时间规律性。有时隔日发作、有时隔三日发作。【5】本篇还讲了“疟邪”和“风邪”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关系。(1)两种“邪”的属性是一样的。(2)但是,疟邪侵袭的是经络;风邪侵袭的则是相对固定的某一部位。【6】本篇推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这就是: “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通常情况下:阳气旺盛的时候,表现是体表发热;阴气虚弱的时候,表现是体内发热。【7】本篇非常详细的说明了三种“疟病”。(1)表现为“先寒后热”并有时间规律的,叫做“寒疟”。(2)表现为“先热后寒”并有时间规律的,叫做“温疟”。(3)表现为“只发烧无寒症”的,叫做“瘅疟”。【8】本篇还特别说明了一年四季疟疾发病的不同表现:春天发疟疾的表现是怕风;夏天的表现是多汗;秋天的表现是怕冷;冬天的表现是不怎么怕冷。【9】总之,本篇主要是对“疟疾”的讨论,是《内经》中关于“疟疾”讨论最全面的一篇文章。【10】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约2000字左右。2023.6.6
薰医草【3824】关于《疟论篇第三十五》(上)
薰医草【3824】关于《疟论篇第三十五》(上)
【1】先看本篇的题目。本篇的题目叫“疟论”,“疟”就是“疟疾”,所以,本文是一篇“关于疟疾疾病讨论”的文章。本文是《黄帝内经》中关于“疟疾”讨论最全面的一篇文章,包括对疟疾的病因、病机、症状、证候、和治法等内容的讨论。【2】本章在《内经》中第一次详细讲述了疟疾的发病特点,这就是:一开始从皮肤毫毛处表现;随后出现伸懒腰、打哈欠等症状;再随后寒冷发抖、上下巴颏打颤;再随后腰部脊梁疼痛。等到这一波寒症过去之后,便开始出现全身发烧、头痛欲裂、口渴欲饮冷饮的症状。【3】本篇第一次揭示了疟疾的最基本原理,这就是:阴阳之气上下交替、里外更替而引发了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或先冷后热或先热后冷的病症。【4】疟疾最大的特点是发作很有时间规律性。有时隔日发作、有时隔三日发作。【5】本篇还讲了“疟邪”和“风邪”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关系。(1)两种“邪”的属性是一样的。(2)但是,疟邪侵袭的是经络;风邪侵袭的则是相对固定的某一部位。【6】本篇推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这就是: “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通常情况下:阳气旺盛的时候,表现是体表发热;阴气虚弱的时候,表现是体内发热。【7】本篇非常详细的说明了三种“疟病”。(1)表现为“先寒后热”并有时间规律的,叫做“寒疟”。(2)表现为“先热后寒”并有时间规律的,叫做“温疟”。(3)表现为“只发烧无寒症”的,叫做“瘅疟”。【8】本篇还特别说明了一年四季疟疾发病的不同表现:春天发疟疾的表现是怕风;夏天的表现是多汗;秋天的表现是怕冷;冬天的表现是不怎么怕冷。【9】总之,本篇主要是对“疟疾”的讨论,是《内经》中关于“疟疾”讨论最全面的一篇文章。【10】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约2000字左右。20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