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255】《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总结(上)。

2022-12-14 13:09:33

薰医草【3255】《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总结(上)。【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145篇《内经》的文章。《黄帝内经》上下卷一共162篇,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学习了145/162=89.5%,即说明至今为止我们终于学习了《黄帝内经》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内容。我相信,随着越学越多的日积月累,会觉得越来越轻松和越来越快乐。【2】这两天我们学的是《黄帝内经》上册的《阳明别论篇》。本篇是一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文大约有810字左右。我们用了三天的时间分九期把它学完了。下面总结一下。【3】本篇的题目叫“阳明别论篇”。在《黄帝内经》中,叫做“别论”的还有两篇,一篇是《五脏别论》、一篇是《经脉别论》。这两篇都是从“别的”角度来讨论五脏和经脉问题的,所以,取名为《别论》。本篇叫《阴阳别论篇》,也有这方面的含义,也是从“别的”角度来讨论“阴阳”的。这个“别的”角度在本篇中指的三个方面:(1)从脉象的角度谈阴阳。(2)从病证的角度谈阴阳。(3)从诊病的角度谈阴阳。【4】本篇字数不多、篇幅不长,但是却有很多经典论断:比如:(1)肝经、心经、肺经、肾经这四条经脉是和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2)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是和十二个月份相对应的。(3)人体的经脉分为阴脉和阳脉。(4)一般来说,阳脉有五种,也就是春脉微弦、心脉微钩、脾脉微软、肺脉微浮、肾脉微沉。在春夏长夏秋冬这五季中,这五脏又分别有这五种脉象,因此,一共就有二十五中阳脉脉象。(5)“阴脉”,在本篇中指的是(没有胃气的)“真脏脉”。一旦见到了真脏脉,就意味着五脏之气已经衰败了,因此也就必死无疑了。(6)“阳脉”,在本篇中指的是有胃气、胃气从容正常的脉象。(7)三阳经的脉象基本上能从头部的穴位上反映出来;三阴经的脉象基本上能从手部的穴位上反映出来。(8)通过辨别阳脉,就能够知道疾病的宜忌时辰;通过辨别阴脉,就能够知道病人的生死时辰。2022/12/14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