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223】《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总结(下)。
2022-12-05 14:14:17
薰医草【3223】《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总结(下)。(6)脾瘅基本上说的是现在的脾热病。主因是吃的太多太好又不活动。症状之一是口中甘甜。现在的消渴病、糖尿病与之类似。(7)胆瘅的症状主要是口苦,这和现代说的胆囊炎有点类似。(8)厥病在本篇的这里讲的是因为脾的问题引起的气厥、气逆、气虚等疾病。(9)胎病说的是因为孕妇在怀孕期间受到惊吓而引起的新生儿天生患有的“癫痫疾病”。(10)肾风指的是因为肾受了风邪侵袭而引起的以脸肿、腰痛、面色发黑为主症的疾病。【5】最近,我们学习了《黄帝内经》里面关于疾病的不少内容。这些内容包括:(1)《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中的六种疾病,它们分别是: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头腹胀痛这六种病。(2)《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中的七种疾病,它们分别是:胃脘痈、卧不安、不得仰卧、腰痛、颈痈、阳厥、酒风。(3)《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中的十种疾病,它们分别是:重身而喑、息积、伏梁、诊筋、厥逆、脾瘅、胆瘅、厥病、胎病、肾风。【6】在这里面,(1)“伏梁病”提到了两次。(2)“厥”字提到了四次,即:厥逆、阳厥、厥逆头痛、厥病。第一个“厥逆”是从人的整体上来讲的。第二个“阳厥”指的是突然受到刺激引起暴怒的病证。第三个“厥逆”指的是严重受寒以后引起的头痛病证。第四个“厥病”指的是因为脾胃的问题引起的气逆气厥气虚等病证。【7】总之,本篇讲的“奇病”指的是那些奇怪的、不正常的“疑难杂病?。2022/12/5
薰医草【3223】《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总结(下)。
薰医草【3223】《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总结(下)。(6)脾瘅基本上说的是现在的脾热病。主因是吃的太多太好又不活动。症状之一是口中甘甜。现在的消渴病、糖尿病与之类似。(7)胆瘅的症状主要是口苦,这和现代说的胆囊炎有点类似。(8)厥病在本篇的这里讲的是因为脾的问题引起的气厥、气逆、气虚等疾病。(9)胎病说的是因为孕妇在怀孕期间受到惊吓而引起的新生儿天生患有的“癫痫疾病”。(10)肾风指的是因为肾受了风邪侵袭而引起的以脸肿、腰痛、面色发黑为主症的疾病。【5】最近,我们学习了《黄帝内经》里面关于疾病的不少内容。这些内容包括:(1)《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中的六种疾病,它们分别是: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头腹胀痛这六种病。(2)《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中的七种疾病,它们分别是:胃脘痈、卧不安、不得仰卧、腰痛、颈痈、阳厥、酒风。(3)《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中的十种疾病,它们分别是:重身而喑、息积、伏梁、诊筋、厥逆、脾瘅、胆瘅、厥病、胎病、肾风。【6】在这里面,(1)“伏梁病”提到了两次。(2)“厥”字提到了四次,即:厥逆、阳厥、厥逆头痛、厥病。第一个“厥逆”是从人的整体上来讲的。第二个“阳厥”指的是突然受到刺激引起暴怒的病证。第三个“厥逆”指的是严重受寒以后引起的头痛病证。第四个“厥病”指的是因为脾胃的问题引起的气逆气厥气虚等病证。【7】总之,本篇讲的“奇病”指的是那些奇怪的、不正常的“疑难杂病?。2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