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143】《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之七。

2022-11-15 20:49:17

薰医草【3143】《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之七。1】原文:“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2这一段的意思是:通常情况下,治疗热病的穴位有这样一些,(1)位于第三大椎下面的穴位主治胸中的肺热。(2)位于第四大椎下面的穴位主治膈中的心热。(3)位于第五大椎下面的穴位主治肝热。(4)位于第六大椎下面的穴位主治脾热。(5)位于第七大椎下面的穴位主治肾热。从第七椎的穴位开始一直到尾骶骨之间这一段,针刺的时候都会起到清泻肾热的作用。(6)事实上,清泻内脏的邪热从脖颈后三椎以下凹陷处中央的大椎穴开始,一直到尾骶骨,各个穴位都可以用针刺的方法去清热。【3】原文:“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4这一段的意思是:(1)如果是面颊两侧的红色向上蔓延到颧骨部位,那就说明是患上了一种叫做“大瘕”的疾病。(2)如果面颊两侧的红色向下延伸到了颊车的位置,那就说明是患上了腹部胀满的疾病。(3)如果面颊两侧的红色延伸到了颧部的后面,那就说明患上了胁痛的病变。(4)如果面颊两侧的红色延伸到了面颊的上方,那就说明病变的部位在膈上。【《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全文·完2022/11/16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