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139】《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之三。
2022-11-15 20:21:59
薰医草【3139】《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之三。【1】原文:“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2】这一段的意思是:(1)肺脏出现热病,其症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淅淅发冷、汗毛立起、怕风怕冷、舌苔发黄、身体发烧。如果热邪加剧,那就会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并会牵引的前胸后背疼痛。其他的症状是不能大喘气、深呼吸;头痛欲裂、汗出、怕冷。(2)丙丁日属火、肺属金、火克金,所以,肺热病碰到丙丁日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3)庚辛日属肺、肺属金。所以,肺热病碰到肺金本身庚辛日的时候,肺火就会旺盛。因此,庚辛日的时候身体就会出汗而使发烧减退。(4)在气逆严重的情况下,肺热病人容易在丙丁日死亡。(4)遇到这样的病人,应该通过针刺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予以治疗。如果针刺的时候能够刺放出大豆般大小的血滴,病立即就会治愈。【3】原文:“肾热病者,先腰痛胻痠,苦喝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痠,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4】这一段的意思是:(1)肾脏出现热病,其症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腰疼、小腿肚子酸痛、口渴、喜欢多喝水、身体发烧。如果热邪加剧,那就会出现脖颈疼痛、头昏昏沉沉、晕晕乎乎等症状。(2)戊己日属土、肾属水、土克水,所以,肾热病碰到戊己日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3)壬癸日属肾、肾属水。所以,肾热病碰到肾水本身的壬癸日的时候,肾水就会旺盛。因此,壬癸日的时候身体就会出汗而使发烧减退。(4)在气逆严重的情况下,肾热病人容易在戊己日死亡。(4)遇到这样的病人,应该通过针刺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予以治疗。(5)上面所说的出汗而使疾病减轻的情况,指的是利用本脏在自己所主的“天干日”的时候,让身体发汗进而使发烧减退。2022/11/15
薰医草【3139】《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之三。
薰医草【3139】《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之三。【1】原文:“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2】这一段的意思是:(1)肺脏出现热病,其症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淅淅发冷、汗毛立起、怕风怕冷、舌苔发黄、身体发烧。如果热邪加剧,那就会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并会牵引的前胸后背疼痛。其他的症状是不能大喘气、深呼吸;头痛欲裂、汗出、怕冷。(2)丙丁日属火、肺属金、火克金,所以,肺热病碰到丙丁日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3)庚辛日属肺、肺属金。所以,肺热病碰到肺金本身庚辛日的时候,肺火就会旺盛。因此,庚辛日的时候身体就会出汗而使发烧减退。(4)在气逆严重的情况下,肺热病人容易在丙丁日死亡。(4)遇到这样的病人,应该通过针刺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予以治疗。如果针刺的时候能够刺放出大豆般大小的血滴,病立即就会治愈。【3】原文:“肾热病者,先腰痛胻痠,苦喝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痠,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4】这一段的意思是:(1)肾脏出现热病,其症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腰疼、小腿肚子酸痛、口渴、喜欢多喝水、身体发烧。如果热邪加剧,那就会出现脖颈疼痛、头昏昏沉沉、晕晕乎乎等症状。(2)戊己日属土、肾属水、土克水,所以,肾热病碰到戊己日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3)壬癸日属肾、肾属水。所以,肾热病碰到肾水本身的壬癸日的时候,肾水就会旺盛。因此,壬癸日的时候身体就会出汗而使发烧减退。(4)在气逆严重的情况下,肾热病人容易在戊己日死亡。(4)遇到这样的病人,应该通过针刺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予以治疗。(5)上面所说的出汗而使疾病减轻的情况,指的是利用本脏在自己所主的“天干日”的时候,让身体发汗进而使发烧减退。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