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128】《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一。
2022-11-12 16:15:26
薰医草【3128】《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一。【1】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虎年第九十八篇,也就是我们所学《内经》的第132篇。【2】先看本篇的题目。简单来说,“热论”就是关于“热病”的讨论。中医里面的热病通常讲的就是发热性疾病,也就是现在讲的有“发烧”症状的风寒感冒,更简单的来说,本篇主要讲的是关于“由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烧性疾病”的讨论。【3】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文大约有850字左右。下面一段一段来学习。【4】先看第一段对话。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5】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岐伯:现在所讲的热病,都属于伤寒之类的疾病。这些病有的不治身亡有的就治愈了。没有治好的大概都是在六七天的时候就死亡了,而治好的大概都需要十天以上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我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想听你详细的解释一下。岐伯回答说:(1)巨阳者,即太阳经、或者说足太阳膀胱经,是各条阳经中阳气最旺的经脉,所以叫做“诸阳之属”。因为该经和风府穴相连,所以,它主管着督脉、阳维脉等诸多阳脉的阳气。(2)当人受到寒邪的侵袭以后,就会成为有发烧症状的热病。不过,这个时候的发烧虽然很严重,但是还不至于引起死亡。(3)然而,如果是表里两经、即阴经和阳经同时受寒而引起发烧的时候,比如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同时受寒而发烧;或者,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同时受寒而发烧;或者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同时受寒而发烧的时候,就免不了一死了。2022/11/12
薰医草【3128】《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一。
薰医草【3128】《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一。【1】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虎年第九十八篇,也就是我们所学《内经》的第132篇。【2】先看本篇的题目。简单来说,“热论”就是关于“热病”的讨论。中医里面的热病通常讲的就是发热性疾病,也就是现在讲的有“发烧”症状的风寒感冒,更简单的来说,本篇主要讲的是关于“由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烧性疾病”的讨论。【3】本篇是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文大约有850字左右。下面一段一段来学习。【4】先看第一段对话。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5】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岐伯:现在所讲的热病,都属于伤寒之类的疾病。这些病有的不治身亡有的就治愈了。没有治好的大概都是在六七天的时候就死亡了,而治好的大概都需要十天以上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我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想听你详细的解释一下。岐伯回答说:(1)巨阳者,即太阳经、或者说足太阳膀胱经,是各条阳经中阳气最旺的经脉,所以叫做“诸阳之属”。因为该经和风府穴相连,所以,它主管着督脉、阳维脉等诸多阳脉的阳气。(2)当人受到寒邪的侵袭以后,就会成为有发烧症状的热病。不过,这个时候的发烧虽然很严重,但是还不至于引起死亡。(3)然而,如果是表里两经、即阴经和阳经同时受寒而引起发烧的时候,比如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同时受寒而发烧;或者,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同时受寒而发烧;或者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同时受寒而发烧的时候,就免不了一死了。20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