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124】《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总结(下)。
2022-11-11 12:03:59
薰医草【3124】《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总结(下)。【8】本篇再一次强调了《内经》的一贯理论: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发生之前就会有所防范、至少不让疾病加重。医技很差的医生只会在病情出现以后甚至很严重了以后再去出手,这在很多情况下就会错失良机。【9】本篇最后讲了什么是“形”、什么是“神”的问题。简单来说,“形”指的就是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形体。治病时针对具体的望闻问切的对象,这就是“形”。而“神”指的是一种体会、一种悟性,其实也就是一种“经验”。根据这种经验,高明的医生打眼一看就会知道来者的身体状况,这其实就是中医所谓的“望而知之谓之神”中的“神”。这种感觉和悟性,对于高明的医生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用语言说不清楚的这种感觉。就叫做“神”。【9】其实,本文最有争议的一句话是:“泻必用方,补必用圆”。这句话在本文的意思是:(1)用泻法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只有等到很多条件都成熟了以后“方”能用针。这里的“方”更强调的是“方始”的意思。用补法的时候则要明白针刺的目的,即是为了顺气和行气。这个顺气和行气就叫“圆”。(2)而在《薰医草·2980期》介绍的《灵枢·官能第七十三》中,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说法,即:“泻必用圆,补必用方”。在《官能》篇中的“圆”,其实说的也是用针要娴熟、圆滑、顺利的意思。而“方”指的则是要讲究方法、端正态度的意思。(3)我的理解是,无论是“泻必用方,补必用圆”,还是“泻必用圆,补必用方”,强调的都是针法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或许是因为语境的不同、用词有所不同所致。也或许是古人对“方”、“圆”这两个特殊意义的方块字的用法有特殊的理解所致。2022/11/11
薰医草【3124】《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总结(下)。
薰医草【3124】《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总结(下)。【8】本篇再一次强调了《内经》的一贯理论: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发生之前就会有所防范、至少不让疾病加重。医技很差的医生只会在病情出现以后甚至很严重了以后再去出手,这在很多情况下就会错失良机。【9】本篇最后讲了什么是“形”、什么是“神”的问题。简单来说,“形”指的就是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形体。治病时针对具体的望闻问切的对象,这就是“形”。而“神”指的是一种体会、一种悟性,其实也就是一种“经验”。根据这种经验,高明的医生打眼一看就会知道来者的身体状况,这其实就是中医所谓的“望而知之谓之神”中的“神”。这种感觉和悟性,对于高明的医生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用语言说不清楚的这种感觉。就叫做“神”。【9】其实,本文最有争议的一句话是:“泻必用方,补必用圆”。这句话在本文的意思是:(1)用泻法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只有等到很多条件都成熟了以后“方”能用针。这里的“方”更强调的是“方始”的意思。用补法的时候则要明白针刺的目的,即是为了顺气和行气。这个顺气和行气就叫“圆”。(2)而在《薰医草·2980期》介绍的《灵枢·官能第七十三》中,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说法,即:“泻必用圆,补必用方”。在《官能》篇中的“圆”,其实说的也是用针要娴熟、圆滑、顺利的意思。而“方”指的则是要讲究方法、端正态度的意思。(3)我的理解是,无论是“泻必用方,补必用圆”,还是“泻必用圆,补必用方”,强调的都是针法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或许是因为语境的不同、用词有所不同所致。也或许是古人对“方”、“圆”这两个特殊意义的方块字的用法有特殊的理解所致。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