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100】《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总结(上)。
2022-11-04 14:09:43
薰医草【3100】《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总结(上)。【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127篇《内经》的文章。《黄帝内经》上下卷一共162篇,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学习了127/162=78.4%,即说明至今为止我们终于学习了《黄帝内经》超过百分之七十五的内容。我相信,随着越学越多的日积月累,会觉得越来越轻松和越来越快乐。【2】这几天我们学的是《黄帝内经》上册的《气经脉别论篇》。本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大概有670字左右。我们用了近三天分六期把它学完了。下面总结一下。【3】本篇标题中的“别”,就是“区别”、“辨别”、“不同”的意思。“经脉别论”就是关于对经脉进行辨别和区别的讨论。【4】本篇讲了几个问题。其中的第一个问题主要阐明的是:人的任何活动或运动或情绪,都会引起气血的波动。【5】本篇以“喘”和“汗”为例,说明了不同的活动或情志对不同的脏器产生着不同影响、进而会形成不同性质和表现的“喘”和“汗”。比如说“喘”。(1)因晚上劳累而喘是因为肾。(2)因坠落而喘是因为肝。(3)因惊恐而喘是因为肺。还比如说“汗”。(1)吃的太饱而出的汗是来自于胃。(2)受到惊吓而出的汗是来自于心。(3)背负重物远行而出的汗是来自于肾。(4)走的又快还很恐惧而出的汗是来自于肝。(5)过度劳累而出的汗是来自于脾。【6】本篇还讲了人在吃饭喝水以后通过脾胃的腐熟运化而变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在体内是如何运行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1)谷物变成的精微之气先输布到肝并养筋、同时输布到心并养血脉。这些经脉中的经气随后都汇总到肺部,又从肺部返回到全身百脉并进一步输送到肝、心、脾、肾其他四脏。同时,肺脏还把一部分经气输布到人的体表皮毛部。(2)水进入到胃里面以后所生成的水液之气先是输布到脾脏,然后也进入到肺中。最后通过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将其水液输送到膀胱。水之经气向外就会散布于体表,向内就会灌注进五脏的经脉。结论就是,水谷精微之气循着这些脉道去营养濡润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2022/11/4
薰医草【3100】《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总结(上)。
薰医草【3100】《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总结(上)。【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127篇《内经》的文章。《黄帝内经》上下卷一共162篇,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学习了127/162=78.4%,即说明至今为止我们终于学习了《黄帝内经》超过百分之七十五的内容。我相信,随着越学越多的日积月累,会觉得越来越轻松和越来越快乐。【2】这几天我们学的是《黄帝内经》上册的《气经脉别论篇》。本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全篇大概有670字左右。我们用了近三天分六期把它学完了。下面总结一下。【3】本篇标题中的“别”,就是“区别”、“辨别”、“不同”的意思。“经脉别论”就是关于对经脉进行辨别和区别的讨论。【4】本篇讲了几个问题。其中的第一个问题主要阐明的是:人的任何活动或运动或情绪,都会引起气血的波动。【5】本篇以“喘”和“汗”为例,说明了不同的活动或情志对不同的脏器产生着不同影响、进而会形成不同性质和表现的“喘”和“汗”。比如说“喘”。(1)因晚上劳累而喘是因为肾。(2)因坠落而喘是因为肝。(3)因惊恐而喘是因为肺。还比如说“汗”。(1)吃的太饱而出的汗是来自于胃。(2)受到惊吓而出的汗是来自于心。(3)背负重物远行而出的汗是来自于肾。(4)走的又快还很恐惧而出的汗是来自于肝。(5)过度劳累而出的汗是来自于脾。【6】本篇还讲了人在吃饭喝水以后通过脾胃的腐熟运化而变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在体内是如何运行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1)谷物变成的精微之气先输布到肝并养筋、同时输布到心并养血脉。这些经脉中的经气随后都汇总到肺部,又从肺部返回到全身百脉并进一步输送到肝、心、脾、肾其他四脏。同时,肺脏还把一部分经气输布到人的体表皮毛部。(2)水进入到胃里面以后所生成的水液之气先是输布到脾脏,然后也进入到肺中。最后通过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将其水液输送到膀胱。水之经气向外就会散布于体表,向内就会灌注进五脏的经脉。结论就是,水谷精微之气循着这些脉道去营养濡润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