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902】《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之二。
2022-09-11 20:48:45
薰医草【2902】《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之二。【5】原文:“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6】这一段是岐伯的回答。岐伯说:(1)对于那些经脉中气盛血虚的人来说,针刺络脉放血的时候,气就会损失很多,气突然减少的时候人就容易晕倒。(2)对于那些经脉中气血都很旺盛的人来说,针刺络脉放血的时候,因为其血性滑利,所以,血就容易喷射出去。(3)对于那些经脉中阳气长时间留滞在经脉中而没有泻出去的人来说,针刺络脉放出来的血就会呈黑色又浓稠,所以,血是不能喷射出来的。(4)对于那些刚刚喝过水的人来说,水液渗入到络脉里面,在还没有和血融合到一起的时候,针刺放出来的血就会有一半清稀有一半呈汁儿状的。(5)对于那些不是刚刚喝过水的人来说,身体里面原本就有水液,即使针刺出血,这些水液也并没有跟着出来,所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水肿。还有就是,因为阴气积聚在了阳分,并停留在了络脉,当针刺络脉的时候,血还没有流出来气却先往外跑了,这样就会出现肿胀的情况。(6)当一个人的阴阳之气刚刚相逢还没有完全融合的时候,就去针刺放血,这种情况下的阴阳二气便都会受到损伤、表里就会分离,因而便会出现面色苍白的症候。(7)对于那些针刺放血很多、面色虽然没变但总感到烦闷不舒服的人来说,主要是因为针刺和放血虽然动的是络脉,但也会引起经脉的空虚。因为经脉和五脏相联属的关系,所以,五脏阴虚,就会引起心烦不悦。(8)如果阴气和阳气作为邪气聚合在一起并停留在体内的时候,就会形成为一种痹症。这种邪气在内充斥于经脉、在外渗注到络脉。在这种情况下,经脉和络脉中的邪气就都是多余的。所以,即使针刺的时候放血放的很多,其实放的都是邪气,因此,也就不会出现虚脱的现象。2022/9/9
薰医草【2902】《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之二。
薰医草【2902】《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之二。【5】原文:“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6】这一段是岐伯的回答。岐伯说:(1)对于那些经脉中气盛血虚的人来说,针刺络脉放血的时候,气就会损失很多,气突然减少的时候人就容易晕倒。(2)对于那些经脉中气血都很旺盛的人来说,针刺络脉放血的时候,因为其血性滑利,所以,血就容易喷射出去。(3)对于那些经脉中阳气长时间留滞在经脉中而没有泻出去的人来说,针刺络脉放出来的血就会呈黑色又浓稠,所以,血是不能喷射出来的。(4)对于那些刚刚喝过水的人来说,水液渗入到络脉里面,在还没有和血融合到一起的时候,针刺放出来的血就会有一半清稀有一半呈汁儿状的。(5)对于那些不是刚刚喝过水的人来说,身体里面原本就有水液,即使针刺出血,这些水液也并没有跟着出来,所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水肿。还有就是,因为阴气积聚在了阳分,并停留在了络脉,当针刺络脉的时候,血还没有流出来气却先往外跑了,这样就会出现肿胀的情况。(6)当一个人的阴阳之气刚刚相逢还没有完全融合的时候,就去针刺放血,这种情况下的阴阳二气便都会受到损伤、表里就会分离,因而便会出现面色苍白的症候。(7)对于那些针刺放血很多、面色虽然没变但总感到烦闷不舒服的人来说,主要是因为针刺和放血虽然动的是络脉,但也会引起经脉的空虚。因为经脉和五脏相联属的关系,所以,五脏阴虚,就会引起心烦不悦。(8)如果阴气和阳气作为邪气聚合在一起并停留在体内的时候,就会形成为一种痹症。这种邪气在内充斥于经脉、在外渗注到络脉。在这种情况下,经脉和络脉中的邪气就都是多余的。所以,即使针刺的时候放血放的很多,其实放的都是邪气,因此,也就不会出现虚脱的现象。20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