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838】《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之三。
2022-08-25 14:48:54
薰医草【2838】《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之三。【1】原文:“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合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2】这段对话的意思是,岐伯继续说:(1)如果渐渐的被湿气所浸淫,长期以水事为伍,就会像是有水湿留在了体内。如果再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因为肌肉为湿所困,从而出现麻木不仁的症状,进而发展成为“肉痿”。因此,《下经篇》中所,肉痿者,都是因为长期居住在湿处所引起。(2)如果由于长途跋涉而劳倦,又碰上天气酷热,就会出现严重口渴的情况。越是口渴就越是表明体内阳气的匮乏,而阳气匮乏又是因为热邪损伤到了肾所致。肾本来是水脏,现在因为火气大而使得水制不了火,因此而出现了骨枯髓干的症状,进而表现出两腿两足难以支撑起身体的局面。最后,就发展成了“骨痿”。因此,《下经篇》中说,骨痿者,都是因为大热而引发。【3】原文:“帝曰:何以别之?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4】这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道:那用什么办法去区别上述的胞络绝、筋痿、脉痿、肉痿、骨痿这五种痿症呢?岐伯回答说:(1)肺部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白并且毛发枯败。这叫肺痿。(2)心脏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红并且络脉充血。这叫心痿。(3)肝部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苍并且爪甲枯燥。这叫肝痿。(4)脾脏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黄并且肌肉软而无力。这叫脾痿。(5)肾脏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黑并且牙齿枯槁。这叫肾痿。【5】解释一下。上面讲的肺痿就是“痿躄”。心痿就是“脉痿”。肝痿就是“筋痿”。脾痿就是“肉痿”。肾痿就是“骨痿”。2022/8/25
薰医草【2838】《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之三。
薰医草【2838】《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之三。【1】原文:“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合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2】这段对话的意思是,岐伯继续说:(1)如果渐渐的被湿气所浸淫,长期以水事为伍,就会像是有水湿留在了体内。如果再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因为肌肉为湿所困,从而出现麻木不仁的症状,进而发展成为“肉痿”。因此,《下经篇》中所,肉痿者,都是因为长期居住在湿处所引起。(2)如果由于长途跋涉而劳倦,又碰上天气酷热,就会出现严重口渴的情况。越是口渴就越是表明体内阳气的匮乏,而阳气匮乏又是因为热邪损伤到了肾所致。肾本来是水脏,现在因为火气大而使得水制不了火,因此而出现了骨枯髓干的症状,进而表现出两腿两足难以支撑起身体的局面。最后,就发展成了“骨痿”。因此,《下经篇》中说,骨痿者,都是因为大热而引发。【3】原文:“帝曰:何以别之?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4】这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道:那用什么办法去区别上述的胞络绝、筋痿、脉痿、肉痿、骨痿这五种痿症呢?岐伯回答说:(1)肺部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白并且毛发枯败。这叫肺痿。(2)心脏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红并且络脉充血。这叫心痿。(3)肝部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苍并且爪甲枯燥。这叫肝痿。(4)脾脏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黄并且肌肉软而无力。这叫脾痿。(5)肾脏有热的时候,其表现是面色发黑并且牙齿枯槁。这叫肾痿。【5】解释一下。上面讲的肺痿就是“痿躄”。心痿就是“脉痿”。肝痿就是“筋痿”。脾痿就是“肉痿”。肾痿就是“骨痿”。202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