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771】《五邪第二十》之二。

2022-08-09 14:45:00

薰医草【2771】《五邪第二十》之二。【1】原文:“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2】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如果病邪在脾胃的话,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肌肉疼痛。(2)如果病人阳气有余、阴气不足的话,就会有胃热的感觉、并常常伴有饥饿感。如果病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的话,就会有胃寒的感觉,也会伴有肠鸣、腹痛等症状。如果阴气和阳气都有余或者都不足,就会表现为或寒或热的各种症状。(3)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通过针刺足三里穴进行调理。【3】原文:“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4】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如果病邪在肾的话,表现出来的症状是:骨痛、阴痹。(2)所谓的“阴痹”,其表现是浑身到处疼痛、没有定处,用手真按的时候又找不到疼痛的部位。“阴痹”还同时伴有腹胀、腰痛、大便困难,肩、背、颈、项都疼痛的症状。“阴痹”有时候还会有头晕目眩的表现。(3)治疗的时候,应该针刺涌泉穴和昆仑穴。如果看到有瘀血的时候,则要采用放血疗法。【5】原文:“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6】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如果病邪在心的话,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心痛、心情沮丧悲观。有时候还会有眩晕症状,甚或还会出现眩晕跌到的现象。(2)治疗的时候,要根据病人的气血有余还是不足的情况,去针刺对相应的穴位以达到调治疾病的目的。【《灵枢·五邪第二十》全文·完】2022/8/9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